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上皇后挽诗·其二》
《太上皇后挽诗·其二》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帝资阴德,吾皇仰母慈。

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

玉册将增庆,椒庭遽共悲。

忧勤终损寿,天道果难知。

(0)
翻译
伟大的帝王凭借阴德而兴起,我们的君主仰赖母亲的慈爱庇佑。
隆重的仪式如同洗涤衣物,新的音乐中洋溢着甜蜜的欢愉。
珍贵的玉册将增添更多的喜庆,然而尊贵的椒庭却突然笼罩在悲伤之中。
忧虑和勤劳终究会损耗寿命,天意究竟难以揣测。
注释
大帝:伟大的帝王。
资:凭借。
阴德:阴暗中的美德,指帝王的仁德。
吾皇:我们君主。
仰:依赖。
母慈:母亲的慈爱。
盛仪:隆重的仪式。
浣服:洗涤衣物,比喻清洗罪过或净化心灵。
新乐:新的音乐。
含饴:含着糖吃,比喻享受甜蜜。
玉册:珍贵的玉制册书,象征重要的文献或庆典。
增庆:增添喜庆。
椒庭:椒房之庭,古代皇后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宫廷。
遽共悲:突然笼罩在悲伤中。
忧勤:忧虑和勤劳。
损寿:损耗寿命。
天道:天意,自然法则。
果:果然,确实。
难知:难以揣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炎创作的《太上皇后挽诗(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和深沉的怀念。在古典文学中,"挽诗"一词通常指的是悼亡者而作的诗歌,而这首诗则是为逝去的太上皇后所写。

首句“大帝资阴德”,意在表达对已故君主或尊长之德行的赞颂与怀念。“资”字暗示了一种深厚和积累,"阴德"则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先人生前恩泽深厚的词语。紧接着,“吾皇仰母慈”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崇敬之情,通过“仰慈”的动作,传递出一种子孙后代对祖宗尊长无尽的怀念与崇拜。

中间两句“盛仪犹浣服,新乐在含饴”,则描绘了一种生者和逝者的情感交织。"盛仪"指的是隆重的丧礼,这里用了“犹”字,表明诗人对这些仪式的记忆还很鲜活;而"浣服"则是古时丧葬中为亡者穿上的衣物,象征着生者对逝者的依恋。紧接着,“新乐在含饴”,这里的“新乐”可能指的是丧葬后的一些仪式或祭祀活动,"含饴"则是形容哀伤之情,诗人通过这些活动试图以一种方式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然而,随后的两句“玉册将增庆,椒庭遽共悲”却转而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玉册"是皇帝颁布的诏书,这里"将增庆"可能指的是即将到来的某种庆典或喜事,但诗人却无法真正投入其中,因为心中充满了“椒庭共悲”的哀伤。"椒庭"往往用来形容皇宫,"遽共悲"则表达了一种突然之间的共同哀痛,这里可能是指整个朝廷对于逝者的哀悼。

末尾两句,“忧勤终损寿,天道果难知”,则是诗人深刻感悟到过度的忧虑和忙碌最终会消耗人的生命,而"天道"的奥秘却又难以捉摸。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命运的深刻体悟。通过这两句,王炎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和宿命感,即便是皇家贵胄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这一天道。

总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哀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纤维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再招奕世

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

王郎肯来否,谈笑共南邻。

(0)

题赵大年芦雁

寒更索索警霜丛,兄弟当年意自同。

犹是江湖太平处,未妨沈著卧秋风。

(0)

谢邻友陈仲学秀才惠玉芎苗二首·其二

君家自有头风药,种在青青竹素园。

此物但堪供暑啜,肯来相就发清言。

(0)

苏李图

塞北中郎雪满头,陇西壮士泪沾裘。

人生百岁能多少,直至如今说未休。

(0)

岁暮书怀

园林春又近,老态更无欢。

添岁儿童喜,照贫灯火寒。

直心嗟道丧,多事识才难。

已种梅千树,从今烂熳看。

(0)

山中

长日山中坐,白云应笑人。

浮生尘未脱,至老趣难真。

身在影犹赘,年丰家自贫。

莫将吟事废,柳色已知春。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