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已谢杏花红,荏苒韶光瞥眼中。
留咏前题成小住,笑他何必碧纱笼。
桃花已谢杏花红,荏苒韶光瞥眼中。
留咏前题成小住,笑他何必碧纱笼。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春花易逝的自然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首句“桃花已谢杏花红”以桃花凋零、杏花盛开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季节更迭,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桃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而杏花的红艳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这一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次句“荏苒韶光瞥眼中”中的“荏苒”意为时间的流逝,“韶光”指美好的时光。这句话通过“瞥眼”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让人不禁感叹岁月如梭,青春易逝。
后两句“留咏前题成小住,笑他何必碧纱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某些行为的反思。诗人选择“小住”,可能是为了暂时停留,品味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不是被外在的束缚(如“碧纱笼”所代表的某种形式的约束或装饰)所限制。这里的“笑他”是对那些过于拘泥于形式、忽视生活本质的人的一种温和的讽刺,强调了追求内心真实感受和自由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富有深意。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秪是著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