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堆翠出危尖,练水浮光照短檐。
夜鹤晓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独安恬。
云来画栋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帘。
还似弃官陶靖节,北窗高卧怕谁嫌。
君山堆翠出危尖,练水浮光照短檐。
夜鹤晓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独安恬。
云来画栋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帘。
还似弃官陶靖节,北窗高卧怕谁嫌。
这首宋朝蒋静所作的《翠光亭》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翠光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首联“君山堆翠出危尖,练水浮光照短檐”描绘了君山的翠绿与险峻,以及练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映照着亭檐的情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危尖”与“浮光”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山的挺拔,又渲染了水面的柔和,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颔联“夜鹤晓猿同冷淡,胡床麈尾独安恬”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夜间的鹤与清晨的猿共同营造了一种孤独而淡然的氛围,而诗人独自坐在胡床上,手持麈尾(一种拂尘),享受着这份宁静,表现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通过对比夜鹤与晓猿的活动,反衬出诗人的闲适与超然。
颈联“云来画栋休遮眼,月到澄溪任透帘”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与水面,云朵飘过画栋时,诗人希望它们不要遮挡视线,仿佛是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渴望;而当月光洒向清澈的溪流时,它自由地穿透窗帘,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开放与接纳。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尾联“还似弃官陶靖节,北窗高卧怕谁嫌”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如同陶渊明般放弃了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在这里,诗人自比陶靖节,通过“北窗高卧”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翠光亭》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
龙德中,元气昌,天王一统开八荒。
十又一叶治久长,前年白雉来越裳。
中国圣明日重光,仁声馺沓动嘉祥。
乌桓部族号佛郎,实生天马龙文章。
玉台启,阊阖张,愿为苍龙载东皇。
瑶池八骏若有亡,白云谣曲成荒唐。
有元皇帝不下堂,瑶母万寿来称觞。
属车九九和鸾锵,大驾或驻和林乡。
后车猎俟非陈仓,帝乘白马抚八方。
调风雨,和阴阳,泰阶砥平玉烛明,太平有典郊乐扬。
尚见荥河出图像,麒麟凤鸟纷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