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世道等浮烟,不恨南枝春色偏。
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
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
早知世道等浮烟,不恨南枝春色偏。
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
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
这首诗《寿桃林一愚伯八十》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长寿老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早知世道等浮烟”,诗人以“世道”比作“浮烟”,形象地表达了对世间变幻无常、难以把握的感慨。接着,“不恨南枝春色偏”,诗人转而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认为即使春天的景色偏爱南方的枝条,也无需怨恨,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身人格的定位与追求。他认为自己甘愿保持愚钝,安于平凡,不为世俗所累,也不追求所谓的仙道,体现了对真实自我的坚守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诗人以“情忘”和“道合”来描绘自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同时将自己比作婴儿,寓意心灵纯净如初,与宇宙大道相合,展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最后,“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诗人提到伏虔(古代一位著名的学者)仍然记忆力惊人,以此引出对长寿老人的尊敬与期待,希望朝廷能够下诏访问这些高龄智者,体现出对智慧与经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人生、自然、自我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老人的敬仰之情。
儿童十日报日斗,前后妖蟆生燧光。
瓠子势方吞鲊瓮,蕲州血已到钱唐。
火鳅东掣千寻锁,铁马西驰半段枪。
紫微老人迷醉眼,綵红犹挂米盐商。
麋鹿台前春似海,鸳鸯湖上水如汤。
凶人不有三危窜,义士能无六郡良。
谩说子仪惊贼胆,已闻□□在戎行。
东门猛虎穷投井,尚倚九城松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