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此何时。两地相思。饥凰啼老碧梧枝。
犹记笑逢沧海外,爱煞英姿。豪竹更哀思。
我亦情痴。中年渐近恨难支。
君且人前休白眼,听我弹词。
芳草此何时。两地相思。饥凰啼老碧梧枝。
犹记笑逢沧海外,爱煞英姿。豪竹更哀思。
我亦情痴。中年渐近恨难支。
君且人前休白眼,听我弹词。
这首《浪淘沙·春日有怀壮公,即题其小影》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高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芳草此何时"以春天的芳草起兴,暗示了季节变换与离别之感。"两地相思"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壮公之间的思念之情。
"饥凰啼老碧梧枝"运用凤凰的意象,寓言壮公的孤独与坚韧,如同饥饿的凤凰在老梧桐上悲鸣,显示出壮公在外的艰辛。"犹记笑逢沧海外"回忆两人曾经的欢笑与共度的美好时光,沧海之外更显友情的珍贵。
"爱煞英姿"是对壮公风采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其英雄气概的敬仰。接下来的"豪竹更哀思"则通过豪放的竹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壮公的思念。
"我亦情痴"直抒胸臆,诗人自认同样深情,难以承受中年的逼近和离别的痛苦。最后,诗人劝慰壮公在人前不必过于忧郁,让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听我弹词")得以宣泄,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壮公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生活中的无奈。
春寒未定。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
素秋天气,是登山临水,昔人悲处。
我遇清时无个事,好约莺迁鸿翥。
旋整兰舟,多携芳酝,笑里轻帆举。
松江缆月,望云飞棹延伫。
别乘文雅风流,新词光万丈,珠连锦聚。
恨不同游,指浩渺、玉宇琼楼相付。
桂子收香,蟾辉采露,暂辍尊前舞。
丝囊封寄,倩他双翠衔去。
指荣河峻岳,锁胡尘、几经秋。
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
簪缨散、关塞阻,恨难寻杏馆觅瓜畴。
凄惨年来岁往,断鸿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头。
剑履问谁收。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
吾曹镜中看取,且狂歌载酒古扬州。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