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含跗天外秀,婆娑散影月中孤。
惜无画手追前辈,写就凉峰憩寂图。
菡萏含跗天外秀,婆娑散影月中孤。
惜无画手追前辈,写就凉峰憩寂图。
此诗描绘了凉峰之景,以荷花与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首句“菡萏含跗天外秀”,以荷花盛开的姿态,展现其在天空之外的秀丽,赋予荷花以超凡脱俗之感。次句“婆娑散影月中孤”,通过荷花在月光下的婆娑舞动,以及其孤独的身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空灵。
后两句“惜无画手追前辈,写就凉峰憩寂图”,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自捕捉并描绘如此美景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前人艺术成就的敬仰。诗人希望有人能像前辈一样,将这凉峰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画笔定格下来,供后世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庐山景何如,胜迹多已古。
水石相回旋,天地巧排布。
我本天涯人,未知有庐阜。
恨不早经过,西征一何暮。
香炉在何许,缥缈凌高空。
却入白莲沼,令人思远公。
高岩草堂在,吏隐居其中。
至今三尺童,犹能话白公。
可想不可见,山色空重重。
水流来何远,所过生苔藓。
自古垂飞帘,至今不能捲。
此外犹足观,足力已困竭。
僧居本静閒,群鸟争啭舌。
恰欲高枕眠,魂梦恐遭聒。
知是乘雨来,山路泥滑滑。
阴云犹未收,明朝又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