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昨夜东风起,春入林峦绚青紫。
眼前风物有如此,世间何处差可拟。
初疑皇都二月时,花衢柳陌相蔽亏。
使君退直金銮殿,独骑骢马行春熙。
又疑五羊城下路,海色山光杂烟树。
使君按节观民风,星轺时向棠阴驻。
又疑山水如钱塘,雨馀处处民耕桑。
使君分宪恤民隐,阴崖寒谷回春阳。
又疑风光似南浦,滕王高阁临江渚。
使君持宪豺虎藏,千里湖山民按堵。
兹图虽云咫尺中,俯仰意态应无穷。
题诗愧无五彩笔,为君聊纪曾游踪。
乾坤昨夜东风起,春入林峦绚青紫。
眼前风物有如此,世间何处差可拟。
初疑皇都二月时,花衢柳陌相蔽亏。
使君退直金銮殿,独骑骢马行春熙。
又疑五羊城下路,海色山光杂烟树。
使君按节观民风,星轺时向棠阴驻。
又疑山水如钱塘,雨馀处处民耕桑。
使君分宪恤民隐,阴崖寒谷回春阳。
又疑风光似南浦,滕王高阁临江渚。
使君持宪豺虎藏,千里湖山民按堵。
兹图虽云咫尺中,俯仰意态应无穷。
题诗愧无五彩笔,为君聊纪曾游踪。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诗人以“乾坤昨夜东风起”开篇,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东风不仅带来了春的气息,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接着,“春入林峦绚青紫”,描绘了春日阳光照耀下的山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眼前风物有如此,世间何处差可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上的名胜古迹相联系,如“使君退直金銮殿”、“五羊城下路”、“山水如钱塘”、“风光似南浦”等,既展现了地方官员的勤政爱民,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题诗愧无五彩笔,为君聊纪曾游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才的谦逊,以及对所见美景的深刻印象和留恋。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社会关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样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