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这首《采桑子》是宋代词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秋夜宝钗楼上慵懒的画面。"宝钗楼上妆梳晚",写出了女子在傍晚时分精心打扮的情景,暗示了她的孤独与期待。"懒上秋千",通过她的慵懒动作,传达出内心的无聊和无趣。
"闲拨沈烟",她随意地拨弄着香炉中的沉香烟雾,可能是借此打发时间,也可能是借以寄托思念。"金缕衣宽睡髻偏",描述了她穿着华丽的衣物,却因心事重重而显得衣带宽松,睡髻也歪斜,流露出一种慵懒而又落寞的美。
接下来的"鳞鸿不寄辽东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音信全无,已经过去多年。"又是经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长久的等待和期盼的落空。最后,"弹泪花前",她在花前弹奏弦乐器,泪水滑落,将心中的愁绪融入到十四弦的乐声中,凄婉动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无奈,又有对远方的深深思念,情感深沉而哀婉。
吏散庭空便悄然,不须休日始偷闲。
鸥边野水水边屋,城外平林林外山。
偶见行人回首却,亦看老子立亭间。
暮蝉何苦催归急,只待凉生月半环。
春忽明朝是,冬将半夜非。
年华只不住,客子未能归。
微霰疏还客,寒檐滴又稀。
捻须真浪苦,呵笔更成挥。
飘蓬敢恨一年迟,客里春光也自宜。
白玉青丝那得谎,一杯咽下少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