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其三赠别》
《朝中措·其三赠别》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凌波庭院藕香残。银烛夜生寒。

两点眉尖新恨,别来谁画遥山。

南楼皓月,一般瘦影,两处凭阑。

莫似桃花溪畔,乱随流水人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朝中措·其三·赠别》。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意的诗句。

“凌波庭院藕香残”,通过描绘庭院中的花香与水波,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情境。这里的“藕香”通常指的是荷花的香气,但在这里它也象征着即将逝去的美好。

“银烛夜生寒”,则是描写夜晚的冷清与寂静,烛光如同白昼中的月光,映照出夜的凉意。这两句交织出一种孤独和凄清的氛围。

“两点眉尖新恨,别来谁画遥山”,诗人通过描写眉间的愁绪,传达了离别后心中的新恨。这里的“遥山”既可以理解为远方的山,也可能是对未来渺茫之感的一种比喻。

“南楼皓月,一般瘦影”,则是在描写夜晚南楼下的景象,明亮的月光下,自己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和孤独。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感。

“两处凭阑”,这里的“凭阑”意味着倚靠在栏杆上长久凝视,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凝望。

最后,“莫似桃花溪畔,乱随流水人间”,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的思念比作如同桃花随溪水漂泊不定的命运。这既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语言,细腻地刻画出离别之痛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映照出了当时文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常感受。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题峡江谭温父咏齐

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柴门竹屋断崖底,艮齐手题咏斋字。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
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

(0)

题星子悬黄宰世高问政堂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0)

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
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锺作天一泓水行。
到此欲小憩,後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泒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酿泉为酒不用麴,春风吹作蒲萄绿。
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0)

题盱眙军玻璃泉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熔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
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

(0)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竹隐

大隐隐於酒,小隐隐於竹。
何不呼麴生,来同此君宿。

(0)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已矣轩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