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曲入四五里,乃见江城大如斗。
人烟疏少白日静,风物澄明新雨后。
古来豪俊多在此,怅望千秋一回首。
谢家青山空自高,李白扁舟复何有。
溪行曲入四五里,乃见江城大如斗。
人烟疏少白日静,风物澄明新雨后。
古来豪俊多在此,怅望千秋一回首。
谢家青山空自高,李白扁舟复何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溪流、江城、风物以及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溪行曲入四五里,乃见江城大如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溪流蜿蜒曲折,经过四、五里的行程后,才见到一座规模宏大如同斗般大小的江城。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江城的规模描绘得异常宏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人烟疏少白日静,风物澄明新雨后”两句,通过“人烟疏少”和“白日静”描绘了江城内人迹稀少、环境宁静的景象,而“风物澄明新雨后”则进一步强调了雨后的清新与明亮,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古来豪俊多在此,怅望千秋一回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历史中豪杰英俊之士曾在此地留下足迹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谢家青山空自高,李白扁舟复何有”以谢灵运与李白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这些伟大文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作品与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感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帝藉开千亩,农功先九州。
王孙守耒耜,吏隐极风流。
永夏丰草木,五云卫郊丘。
牛羊卧篱落,宾客解衣裘。
汲井羞热啜,挽溪供甘柔。
倒靫收莲的,剖蚌煮鸿头。
野日草光合,水风荷气浮。
稻畦下白鹭,林樾应鸣鸠。
主人发清赏,况复佳同游。
归扇障小雨,真成一赐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