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
这首《南歌子·长河修禊》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长河边修禊活动的生动画面。
“云重才寻翠,风轻已试香。”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云层厚重,却能寻觅到一抹翠绿;微风轻拂,已能嗅到花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们在这样的美好时节进行修禊活动的愉悦心情。
“桃花好在柳初黄,和着三分飞絮,便轻狂。”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河畔,桃花盛开,柳树初显嫩黄,与飘落的飞絮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轻盈而略带放纵的氛围。这里的“轻狂”并非贬义,而是形容人们在春光中释放自我,享受生活的快乐与自由。
“旧迹莺能说,新愁水自长。”这两句转而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莺鸟或许能回忆起往昔的欢乐场景,而河水则静静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无情。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只须坐石莫流觞,若到三分薄醉,耐斜阳。”最后,诗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这样的美景中,只需静坐于石上,无需过度狂欢,只需在微醺的状态下,欣赏夕阳的余晖。这不仅是对修禊活动的一种诗意描述,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在自然的美好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春天、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张惠言作为清代词人的艺术造诣。
耽耽衡山麓,翠气横古今。
济胜得短筇,未怕山行深。
路盘天开阖,风动龙噫吟。
峰恋惨澹处,照以布地金。
世尊诸天上,燕坐朝千林。
向来修何行,不受安危侵。
道人轻殊胜,来客费幽寻。
恍然结愿香,独会三生心。
山中日易晚,坐失群木阴。
勿唾此山地,后日重窥临。
南北战争,惟有西湖,长如太平。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
太守风流,游人欢畅,气象迩来都斩新。
秋千外,剩钗骈玉燕,酒列金鲸。人生。乐事良辰。
况莺燕声中长是晴。
正风嘶宝马,软红不动,烟分彩鹢,澄碧无声。
倚柳分题,藉花传令,满眼繁华无限情。
谁知道,有种梅处士,贫里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