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通籍绾铜章,荔子黄时恰到乡。
僧夏相期尘外住,官期将趣橐中装。
倾心栖棘仇香地,侧耳鸣弦单父堂。
说著江西如故里,南城春色胜河阳。
金闺通籍绾铜章,荔子黄时恰到乡。
僧夏相期尘外住,官期将趣橐中装。
倾心栖棘仇香地,侧耳鸣弦单父堂。
说著江西如故里,南城春色胜河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知县的官员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即将任职之地的期待与憧憬。首联“金闺通籍绾铜章,荔子黄时恰到乡”以“金闺”、“通籍”、“铜章”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官员的身份和即将开始的官职,而“荔子黄时恰到乡”则暗示了时节与地方的契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颔联“僧夏相期尘外住,官期将趣橐中装”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僧人于尘世之外的清修生活,后句则预示着官员即将收拾行囊,踏上仕途之路。这一联通过僧俗、静动的对比,表达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态度和对未来的不同期待。
颈联“倾心栖棘仇香地,侧耳鸣弦单父堂”进一步展开对官员任职地的想象。这里“栖棘”、“仇香地”、“鸣弦”、“单父堂”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地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官员未来工作环境的美好祝愿。
尾联“说著江西如故里,南城春色胜河阳”则是对官员即将前往之地的赞美。通过将此地与“江西”(可能指官员的故乡或熟悉的地区)进行比较,强调了这里的美好,尤其是“南城春色胜河阳”,直接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春天景色的赞赏,同时也寄寓了对官员新任之地的祝福,希望他能如同在故乡一样,感受到温暖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即将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任职地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
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粱水陌。
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
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花中惯识,压架玲珑雪。
乍见缃蕤间琅叶。
恨春见将了,染额人归,留得个、袅袅垂香带月。
鹅儿真似酒,我爱幽芳,还比酴醿又娇绝。
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
更老仙、添与笔端春,敢唤起桃花,问谁优劣。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
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
顾念依依,殆不能去。
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
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