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
《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曲桃源忆故人,白头词客最伤春。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

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

(0)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为题,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基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曲桃源忆故人”,以桃源隐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引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接着,“白头词客最伤春”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面对春天的生机勃勃,内心却充满了哀愁与感慨。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梦境与历史的沧桑相联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南柯一梦的故事,象征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东海扬尘,则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然美景与豪华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华与本质的反思。绮丽的树木与莺歌燕舞虽美,但它们的存在似乎只为观赏者而设,却无人真正欣赏其内在的价值。

最后,“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瑶姬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在心灵的净土中寻得慰藉,不再为世间琐事所困扰,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春日海村(三首)

地僻嚣尘远,人稀习俗淳。
花时恒独往,随意踏晴春。
斑竹过头杖,乌纱折角巾。
萧然多古意,何愧葛天民。
¤

(0)

奉寄九灵先生(二首。先生尝为予作传)

挟海怀山谒紫宸,拟将忠孝报君亲。
忽从华表闻辽鹤,却抱遗经泣鲁麟。
丧乱行藏心似铁,蹉跎勋业鬓如银。
万言椽笔今无用,闲向林泉纪逸民。
¤

(0)

暮春感怀(二首)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
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昔游。
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迹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

(0)

寄余姚滑伯仁先生

独木桥边薜荔门,全家移住水云村。
猿声专夜丹山静,蜃气横秋碧海昏。
诗卷自书新甲子,药壶别贮小乾坤。
陶渔耕稼遗风在,差胜桃源长子孙。

(0)

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寺在宁波府东南海岛间

昆明劫火忽重然,宇内名山悉变迁。
古刹独存龙伯国,丰碑犹记兔儿年。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云汉灵槎如可御,便应长往问群仙。

(0)

兵后还武昌(二首)

乱定还家两鬓苍,物情人事总堪伤。
西风古冢游狐兔,落日荒郊卧虎狼。
五柳久非陶令宅,百花今岂杜陵庄。
旧游回首都成梦,独数残更坐夜长。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