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启南问寝图·其二》
《题沈启南问寝图·其二》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滴黄垆血未乾,洗牏犹忆跪江干。

谁怜文隐□□□,满树栖乌不敢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首句“□滴黄垆血未乾”,以“滴”字和“未乾”描绘出一种鲜血淋漓、悲壮惨烈的氛围,暗示了某种激烈的冲突或牺牲,而“黄垆”则可能象征着战场或战争的残酷背景。“洗牏犹忆跪江干”一句,通过“洗牏”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对过去事件的深刻记忆与反思,而“跪江干”则可能是指在江边行礼,或是某种庄严仪式,体现了对过去的敬重与缅怀。

后两句“谁怜文隐□□□,满树栖乌不敢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文隐”可能指的是文人隐士,或是某种文化上的隐喻,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默默承受、不被世人理解或同情的人物的感慨。而“满树栖乌不敢安”则通过乌鸦的不安,象征着周围环境的压抑与不平,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的不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历史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奉献、不被重视的个体的同情与敬意。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高阳台.题玉魫楼话旧图

兵后江山,劫馀身世,敢期香梦重圆。

昔巷高楼,并无断柳凄蝉。

花云渐幂春如海,得相逢、难说无缘。

甚筵前,簟笛欢声,变尽当年。

伤心别后漂零况,到红消腕玉,绿褪眉钿。

不语沉沉,移时低首凭肩。

只看半炷山炉麝,袅晶钩、都是愁烟。

几渰煎,落照平原,明月青天。

(0)

小重山.理安寺

密竹当门雨气搜。狖梯通百折、笕泉流。

奔厓断涧合灵湫。千重翠、都向茗烟收。

湖海任沉浮。白云埋得住、古时秋。

万山拱笏佛当楼。清钟响、尘梦一回头。

(0)

浣溪纱

曲底鸳情意密防。枕函麝屑手重装。

惜无明月照流黄。

已慰留人终夜雨,好添甜梦隔屏香。

落梧天气正初凉。

(0)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六并序

雨飘花,烟扑絮。小病乱春绪。

一束香桃,娇瘦腕难举。

那堪醒眼微开,瞥人一笑,又侧枕、朦胧眠去。

暂延伫。陡闻鸡唱三声,栊影渐催曙。

钩起罗帏,刬袜下床步。

自言尽夜风颠,苍苔石角,须褪了、海棠多许。

(0)

祝英台近.二十四阕·其三并序

笋登盘,樱结社。金犊喜传驾。

花好当筵,月好是良夜。

尽渠紧束红葹,牢缠翠菂,肯轻被、雾撩云惹。

宴初罢。陡看酒逼双涡,百态变秾冶。

暖玉偎胸,半臂背人卸。

几回倚竹看星,拨花嗅露,道此刻、夜将深也。

(0)

探春慢.闻白云梅花盛开侧笠负壶寻行三五里不见徘徊云水间久之黯然而返

倚袖杯深,回灯笛婉,一别三年信杳。

东阁吟仙,南湖桨女,今日相逢应肖。

知有微香引,又脉脉、背风沉了。

可见数点残花,桥边和雪流到。消息恁知迟早。

须抱怨难堪,空山枯槁。

只月招魂,无人寻梦,瘦韵谁怜卿好。

几向前溪问,乱一带、疏林荒草。

何限相思,隔烟传与啼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