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烟低压水痕黄。紫绿山光。
金霞翠雾双林晚,听哑哑、鸟宿斜阳。
衔日远峰的的,吞云高树苍苍。沾衣寒湿露华香。
欸乃沧浪。渡头灯火星沉水,韵昏钟、山角声长。
风细金波荡月,夜深银汉生凉。
稠烟低压水痕黄。紫绿山光。
金霞翠雾双林晚,听哑哑、鸟宿斜阳。
衔日远峰的的,吞云高树苍苍。沾衣寒湿露华香。
欸乃沧浪。渡头灯火星沉水,韵昏钟、山角声长。
风细金波荡月,夜深银汉生凉。
这首明代诗人高濂的《风入松·晚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傍晚湖景。开篇“稠烟低压水痕黄”,通过密集的炊烟和泛黄的水面,展现出傍晚时分湖边人家的烟火气息。接着,“紫绿山光”描绘了山色在夕阳下呈现出的紫绿交织,色彩斑斓。
“金霞翠雾双林晚,听哑哑、鸟宿斜阳”描绘了树林在金色霞光与翠绿雾气中渐入黄昏,鸟儿归巢的静谧场景,"哑哑"一词以拟声词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近处的高树则显得苍茫,形成鲜明的层次感。
“沾衣寒湿露华香”写出了露水的清凉和香气,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秋意。接下来,“欸乃沧浪”引用渔歌,表现出湖上的宁静与渔民的生活节奏。“渡头灯火星沉水,韵昏钟、山角声长”描绘了渡口灯火微弱,钟声悠长,山角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最后,“风细金波荡月,夜深银汉生凉”描绘了微风吹过湖面,月光如金波荡漾,深夜的银河带来一丝凉意,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的美和淡淡的哀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湖的宁静与诗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和独特感受。
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
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飖双帻堕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
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
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乾不能去。
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
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
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盂藏不住。
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钟警朝暮。
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
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
雅志厌阛阓,考槃乐郊墟。
言归憩桑梓,不惮躬拮据。
岁晚此栖宿,佳气郁扶舆。
淫雨度阳节,晴云吐月梳。
独酌良亦佳,所思在群居。
晨兴喜复晴,草具何可徐。
黄花有馀馥,白酒无多储。
清滩蛰雷吼,轻霞綵幄舒。
翳然林水间,舒啸天籁虚。
雪髯醉先起,众宾且踌躇。
人生有定分,适意不愿馀。
衣食粗能给,吾当赋遂初。
相期晚节坚,结社同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