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
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
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
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春和(其五)》中的片段,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父母年迈的忧虑。
首句“郑生瑚琏器,曾住此林丘”赞美了友人郑生如同珍贵的瑚琏之器,曾经在这一片山林中居住过,暗示了郑生的才华与高尚品德。接着,“死骨今埋土,新阡谁树楸”两句,描绘了郑生去世后,他的遗骨已被埋入土中,而新的墓道旁,又有谁会栽种楸树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百年愁莫遣,一梦乐诚优”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百年的愁苦,希望能够有一场美梦来暂时忘却忧愁,体现出一种超脱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态度。“惟念双亲老,无能为尔谋”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父母年事已高的担忧,感叹自己无法为他们谋取更好的生活,流露出深深的亲情与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缅怀与对父母的关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
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
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官闲众吏嬉。
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
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攲。
湿雁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仲月霜气严,朝来厚如雪。
鸿雁各南飞,羽毛将恐折。
征途履以足,侵骨寒于铁。
得罪此为轻,君恩大欢悦。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霜花如鹄毛,万里点枯槁。
晓入蓬池道,寒侵苏合袍。
重来社栎长,旧寄里门高。
去事黄丞相,无辞执板劳。
西河风俗厚,尚翅古所闻。
子夏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太守下车日,当先此二君。
不必汾水上,秋风看雁群。
东家红梅开出墙,墙西女儿学新妆。
春风引客白日长,天河绿水浮鸳鸯。
摘花赠渠到渠处,更问鸳鸯寄声去。
昨日吴郎坐上时,袖中小字鸳鸯付。
酒虽入唇不能醉,醉得人心是朝暮。
朝愁衾枕旧薰香,暮愁霰雪飘如絮。
听他双韵舞伊州,舞彻夭妍不转头。
众人笑语曾不语,肠作车轮一万周。
屈节请还无甚愧,当时麈尾自驱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