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送冯元通帅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赞扬,对其品德和事业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英勇和仁心,他们不仅有着非凡的抱负,而且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这里提到的“冯公”应是指被送别的人物,他手持官印回归,展现了他忠诚和孝顺的美德。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这两句描绘出早年间的动荡时局,但天命不变,事态多次反复无常。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诗中提到的“大臣”以清廉之德治理国家,而被送别者则是筹划和谋略的实际执行者。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白士”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士人,成为朝廷要职,但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其是否了解过去的情况。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这两句强调了被送别者对正义的坚守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这些都像高耸的车盖和刻有记号的钟鼎一样,被后人铭记。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被送别者在位多年依旧保持原职的怀念之情。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迩来”意味着时间流逝,而“升宰士”则是指官员晋升的典礼,诗人期待着能够按时完成这类重要仪式。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这两句可能在描述某种正式文件或命令的传递过程,强调了执行这些命令所需的力量和决心。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被送别者对其官职的荣耀怀有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志向,不懈怠。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远去的思念之情,每天都在回忆和审视那些曾经共同耕耘过的地方。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公方”可能是指被送别者的某种品德或行为,而他们也愿意为了更高的官位而努力。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这两句描绘了过去的一段情谊依然温馨,同时现在的书信交流中充满了对师长的尊敬和秘密的交流。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诗人在城门外为友人送行,并表示自己面对历史不会感到羞愧。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这两句可能在表达一种和谐与宽厚的态度,对内对外都能保持国家大事的平衡。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 诗人最后表达了即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努力去宣扬那些美好的教诲和影响。
章皇握乾符,武功燀旁魄。
孚斋春昼长,游艺眷图籍。
泉壑穷窈窕,烟云罗幽赜。
宝绘赐近臣,往往等球璧。
常从青箱堂,奎藻睹赫奕。
营丘及河阳,到眼堪一掷。
想见忧勤暇,胜情寄山泽。
戏作渡水牛,生态妙盘辟。
肉怒垂星圆,筋突阴虹直。
脰似满黄钟,角堪扣白石。
弹指九牛毛,森疏如刻画。
水波稍演迤,浮鼻未没脊。
仿佛绿杨风,掩映春芜碧。
神武十八载,文教洽重译。
干戈与弓矢,包用黄牛革。
《小雅》赓宣王,尔牛何湿湿。
旐旟牧人梦,考牧周官职。
应知翰墨余,与世登衽席。
龙髯去已远,讴思遍荒僻。
云汉烂天章,典谟布方策。
圣主念绍庭,率由正无射。
小臣沐皇风,流涕记飞白。
《世祖章皇帝御画渡水牛戏以指上螺纹成之赐中官某臣从黄州通判臣宋荦得观恭赋一章》【清·王士禛】章皇握乾符,武功燀旁魄。孚斋春昼长,游艺眷图籍。泉壑穷窈窕,烟云罗幽赜。宝绘赐近臣,往往等球璧。常从青箱堂,奎藻睹赫奕。营丘及河阳,到眼堪一掷。想见忧勤暇,胜情寄山泽。戏作渡水牛,生态妙盘辟。肉怒垂星圆,筋突阴虹直。脰似满黄钟,角堪扣白石。弹指九牛毛,森疏如刻画。水波稍演迤,浮鼻未没脊。仿佛绿杨风,掩映春芜碧。神武十八载,文教洽重译。干戈与弓矢,包用黄牛革。《小雅》赓宣王,尔牛何湿湿。旐旟牧人梦,考牧周官职。应知翰墨余,与世登衽席。龙髯去已远,讴思遍荒僻。云汉烂天章,典谟布方策。圣主念绍庭,率由正无射。小臣沐皇风,流涕记飞白。
https://shici.929r.com/shici/K95iE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