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任纵横、到处一身闲拓。
世事知空风过耳,别有些儿欢乐。
玉鼎烹煎,金炉滚沸,炼就丹砂药。
服之归去,化身空外飞跃。
是则仙道玄微,凡尘脱去,便得同期约。
达理通真功德备,岂在幽居岩壑。
四相消磨,三彭遁匿,自是人情薄。
全真正教,正大心地无错。
天涯海角,任纵横、到处一身闲拓。
世事知空风过耳,别有些儿欢乐。
玉鼎烹煎,金炉滚沸,炼就丹砂药。
服之归去,化身空外飞跃。
是则仙道玄微,凡尘脱去,便得同期约。
达理通真功德备,岂在幽居岩壑。
四相消磨,三彭遁匿,自是人情薄。
全真正教,正大心地无错。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无俗念》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仙道的生活态度。开篇“天涯海角,任纵横、到处一身闲拓”展现了主人公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形象,仿佛不受世俗束缚,心境开阔。接下来,“世事知空风过耳,别有些儿欢乐”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淡然和内心的宁静,以及对简单快乐的独特体验。
诗人通过“玉鼎烹煎,金炉滚沸,炼就丹砂药”这一生动画面,象征着修炼仙道的过程,暗示了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他强调仙道的玄妙在于“凡尘脱去,便得同期约”,即通过修行达到与天地自然合一的境界。
“达理通真功德备,岂在幽居岩壑”进一步揭示了修仙并非避世独居,而是通晓真理、积累善行的结果。诗人认为,真正的仙道在于“四相消磨,三彭遁匿”,即消除烦恼、去除欲望,而非逃避现实。最后,“全真正教,正大心地无错”点明了修仙的真谛——保持一颗纯净无暇的心,遵循正直之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仙道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重视。
虚馆涵景阔,遐观展幽心。
水云自闲澹,千载宁异今。
潮生泛舟去,栏楯动黝深。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浙塘似髣髴,久客含沉吟。
颇忻溪庖鲜,笋荔供酌斟。
孤塔忽心晚,林飞羡归禽。
丘樊会当返,即此思投簪。
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汎晓晴。
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
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