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眵书册隐庐蜗,健论谁听落齿牙。
说起元龙湖海志,扁舟又欲出芦花。
眼眵书册隐庐蜗,健论谁听落齿牙。
说起元龙湖海志,扁舟又欲出芦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简陋的环境中,独自研读书册,尽管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但仍坚持发表见解,谈论着自己的湖海经历和壮志。他似乎对扁舟生涯充满向往,每当提及元龙湖海之事,便心生出芦花江上的漂泊之意。诗人姚勉通过此诗刻画了一个坚韧不拔、富有哲思的老者形象,展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热爱。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
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
容易两鬓萧萧。
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