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言二首·其一》
《寓言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0)
注释
太虚:广阔无边的宇宙。
无实:没有实体的存在。
追寻:寻找、探索。
叶落:树叶落下。
松枝:松树的树枝。
谩:空洞地、徒然地。
古今:自古至今。
若见:如果看到。
桃花:春天盛开的桃花。
圣解:深刻的领悟或智慧。
不疑:不存疑惑。
自有:本来就有。
疑心:保留的怀疑。
翻译
宇宙浩渺无实体可寻,树叶飘落松枝上空泛岁月长河。
如果见到盛开的桃花带来智慧领悟,即使不怀疑也会有所保留。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悟。

“太虚无实可追寻”,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哲学思考。太虚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意在探讨生命和存在的根本。而“无实”则意味着现象世界的不固定的本质,提示读者对现实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叶落松枝谩古今”,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写历史沧桑。叶落松枝是秋天的常见景象,而“谩”字则带有轻蔑之意,仿佛树木在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故事,这不仅描摹了时间流转,更透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反思。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这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桃花常象征着美好而脆弱,作者用“生圣解”来比喻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但紧接着的“不疑还自有疑心”却显示了对这些美好的保留和内心的犹豫。这里蕴含着一种对世间万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一切美好背后可能隐藏的真相保持警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展示了作者在自然界中寻找哲理,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西山梅花二首·其一

空山有佳人,寒林弄孤芳。

晚分天女白,夜夺嫦娥光。

亭亭照清浅,欲渡横无梁。

微风起复灭,为我传幽香。

(0)

题商乐亭

趣收霜后实,供我洞庭春。

未暇三百颗,作书怀故人。

(0)

傅冲益久不得书

经年坐久一蒲团,幽鸟时呼到曲栏。

山色总兼溪色好,松声长学雨声寒。

那将俗物关心事,只拟晴窗想鼻端。

已作生涯蚕事老,故人谁肯报平安。

(0)

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见寄次韵答之时吉甫除闽漕未行

朝来剥啄叩门谁,昨夜灯花已报知。

腰下方悬新守印,眼中已见故人诗。

十年且喜朋簪合,千里休言官牒随。

问我抽书何日竟,病来编简网蛛丝。

(0)

题余氏幽光亭二首·其一

缥缈风烟上,谁栽柏满庭。

诸郎浑玉雪,前哲想丹青。

举国思人鉴,重泉掩德星。

空馀千载事,寒露泣秋萤。

(0)

玻璃碗

独醒难招楚些魂,时从蜑叟醉蛮村。

兴来不假玻璃碗,自有随身老瓦盆。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