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老黄石,引望空白云。
无人知感激,为我尽殷勤。
何处寻吾契,名山访道君。
洞天三十六,步步声相闻。
平生老黄石,引望空白云。
无人知感激,为我尽殷勤。
何处寻吾契,名山访道君。
洞天三十六,步步声相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晓枕再和(其一)》,以老黄石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寻求知音的心境。首句“平生老黄石”可能暗指黄石公一类的隐士,借以表达自己长久以来的隐逸愿望。次句“引望空白云”,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仰望天空,唯有白云相伴的孤寂画面。
“无人知感激,为我尽殷勤”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心境,但白云却仿佛能理解并陪伴他,给予他无声的慰藉。接着,“何处寻吾契,名山访道君”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名山大川中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暗示了他对道教或隐逸文化的亲近。
最后两句“洞天三十六,步步声相闻”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洞天福地,诗人想象在那里可以与道友相逢,每一步都能听到彼此的声音,象征着心灵上的契合与交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献章追求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生理想。
秋气重阳故故深,临栏极目一披襟。
紫萸黄菊常年事,冷雨凄风此日心。
节物将迎人易老,尘埃追逐我难任。
笑驱万虑归何有,独自低头课楚吟。
眼边英气郁嵯峨,甫及同堂奈别何。
正心簿书观道力,且於言动卜天和。
圣门克己勤登岸,后学褆身感逝波。
三载归来话新益,梅花仍向腊前多。
随处禅房有水声,我来石上坐忘形。
临行更酌潭中渌,要洗多生业障清。
人间兴废手搏沙,乔木犹存少故家。
不见石边题甲乙,空科姓氏落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