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长君游,萧朱结绶,李郭同舟,道义相摩,曾向鲤庭闻绪论;
为熙朝瑞,伏胜授经,桓荣稽古,老成遽谢,忍从鹿宴溯科名。
共长君游,萧朱结绶,李郭同舟,道义相摩,曾向鲤庭闻绪论;
为熙朝瑞,伏胜授经,桓荣稽古,老成遽谢,忍从鹿宴溯科名。
此挽联以庄重之笔,悼念逝者盛康,其文辞间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上联“共长君游,萧朱结绶,李郭同舟”描绘了盛康生前与友人共游的美好时光,其中“萧朱结绶”典出《汉书》,喻指交游贤达,“李郭同舟”则出自《晋书》,象征着志趣相投的友谊。下联“道义相摩,曾向鲤庭闻绪论”则赞颂盛康在道德与学问上的修为,以及他曾受教于长辈的智慧传承。
接着,“为熙朝瑞,伏胜授经,桓荣稽古”三句,进一步凸显盛康在学术与文化领域的贡献,将他比作古代的学者伏胜和桓荣,前者是传授儒家经典的重要人物,后者则以深入研究古籍著称。这不仅表明了盛康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老成遽谢,忍从鹿宴溯科名”表达了对盛康离世的哀痛之情。“老成遽谢”意味着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突然离世,令人痛惜不已。“鹿宴”原指古代帝王宴请群臣的宴会,此处借指盛大的庆典或聚会,而“溯科名”则是回顾其一生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就。整句话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盛康逝世的惋惜,也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
此挽联不仅展现了盛康生前的风采与成就,更体现了后人对其的敬仰与怀念,是一篇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悼念之作。
宿约游云谷,晨兴过寺扉。
雨声随步急,暑气逐风微。
正午逢晴照,层霄敛夕霏。
江涛千里涌,城郭万山围。
清集同挥麈,高谈及转玑。
虚凉河朔饮,萧散道家衣。
适意朋簪盛,回头世网非。
棋休誇小胜,禅莫问馀机。
对景聊行乐,因吟欲赋归。
高人应笑我,白首恋轻肥。
江西词客休刺船,马上俊郎休弄鞭。
且看满城花落地,恰如穷谷晓时天。
松林独干凌坚操,麦垄疏毛白少年。
犬信宜将筒护纸,鸿书须用帛为笺。
月中两艳非投暗,物里千形不较鲜。
最好一环围井口,有时数点露山肩。
纷来上相挥长麈,侧去诸卿蔽曲旃。
水畔谁为佩珠女,车中人是行云仙。
吟裁笛竹清梅瘦,忽爨琴桐湿更烟。
近日无钱酬酒媪,且教借卖漫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