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庭寒夜寄梦得》
《小庭寒夜寄梦得》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

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tínghánmèng
táng / bái

tíngxiǎotóngshèménxiánchēngquèluó
huǒjiāngdēnggòngjìnfēngxuěxiāng

lǎoshuìsuíniánjiǎnshuāiqíngxiàngduō
zhītóngbìngzhězhēngnàichá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孤寂的夜晚景象。开篇“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两句,通过对庭院和门户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微小的生活空间。蜗牛之所以与庭院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们都在这个夜晚中寻找到了一种隐蔽与安宁。而“称雀罗”则形象地表达了门前空旷无人的情景,仿佛连鸟儿也愿意停留在这静谧的环境里。

接下来的两句,“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则是对室内外自然界变化的观察。火光熄灭,夜更深了;而外面,风与雪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之声。这不仅是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生活凋零的意境。

诗人随后写道:“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这里表达了岁月匆匆,生命力逐渐消退的感慨。老人睡眠越来越少,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却随着日落而愈加浓烈。

最后两句,“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诗人表达了对于无法与他人共享这孤独感受的无奈,以及面对漫长夜晚时的无可奈何。这里的“同病者”不仅指生理上的疾病,更可能是心灵上的相通和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孤独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怀念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元夕寓淞行台·其一

六街箫鼓动欢声,独坐行台看月明。

不是有心贪胜赏,偶逢时节独关情。

(0)

题耕乐轩卷

溪田无旱涝,里居复亢爽。

耕作勤朝昏,耨耘辞卤莽。

草丰牛犊肥,壤沃桑麻长。

西城幸有秋,邻舍互来往。

卒岁既无虞,浊醪时共享。

怡然农圃谈,閒即成幽赏。

悠悠天壤间,岂复惭俯仰。

(0)

多稼亭

我家在田里,早习耕与锄。

频年饱禄食,揣分惭农夫。

得归理先业,弃壤成膏腴。

秋来稼初熟,蔼蔼黄云敷。

登场未溢廪,先拟输王租。

所希食其力,敢惮四体劬。

(0)

观醮

云龙风虎护重关,羽盖霓旌绕石坛。

金阙九天开閟极,玉京群帝集仙班。

秋横剑气连星斗,朝罢仙音杂佩环。

一点英灵渺何处,夜深应共鹤飞还。

(0)

次韵艳体

阆苑迢遥碧海深,青鸾飞断信沈沈。

春深香冷销金帐,夜静声閒绿绮琴。

殢雨游云频入梦,落花啼鸟总伤心。

玉箫何处吹明月,目断关山不可寻。

(0)

屈原渔父问答

众醉陶陶我独醒,此心于世已忘情。

老翁不识孤臣意,谩向沧浪歌濯缨。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