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兴善寺后堂池》
《宿兴善寺后堂池》全文
唐 / 李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

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

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xīngshànhòutángchí
táng / duān

cǎotánggāoshùxiàyuèxiànghòuchíshēng
sēngjìngxīngòngshuǐpíng

jǐnlínchénshíxiùluànxiāngmíng
shìjiānghǎishuínéngwànxíng

注释
草堂:指诗人居住的简朴房屋。
后池:指草堂后面的池塘。
野客:指诗人自己或来访的友人。
僧静:形容人的宁静如同僧侣。
新荷:刚长出的荷花。
水平:水面齐平。
锦鳞:色彩斑斓的鱼。
绣羽:装饰华丽的鸟羽。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
江海: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诗人的理想之地。
万里行:远行万里。
翻译
在草堂的高大树下,月亮升起映照着后面的池塘。
野外的客人安静得像僧人一样,新生的荷花与水面齐平。
美丽的鱼儿沉在水底不吃食,彩色的鸟儿纷乱地鸣叫着。
我看着眼前的事物,心中思念着江海,但又有谁能真的远行万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设定了场景:在一个有着高大树荫蔽的小屋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后院中的池塘,水面上映射出摇曳的月光。

接着,“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诗人以"野客"自称,形容自己像一位安静的和尚般地沉浸在这宁静之中。"新荷"表明时节已是夏末或初秋,荷花刚好开放,与池水相平,共同享受着夜晚的清凉。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则通过对鱼和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锦鳞指美丽的鱼鳞,这里说它们沉睡不食,暗示水中生物也在这静谧的夜晚中安然入睡。而绣羽乱相鸣则是对鸟儿们互相呼唤的情景描写,虽然有些许喧哗,但却也是这宁静之夜的一部分。

最后,“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却又不禁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远方的愁绪。这里的"即事"指的是眼前的景色,而"思江海"则是比喻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谁能万里行"则是在问谁能够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完成一段长途跋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享受与向往远方的矛盾情感。

作者介绍

李端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七十

此行莫拟几时回,此去应须到五台。

若过曼殊放光处,殷勤为我记归来。

(0)

颂古一百首·其八十五

评漫学屠龙,人言枉费工。

自非亲到者,难与论穷通。

(0)

孤山

黯黯青青一望中,迥然不与众峰同。

白云散尽江天晓,想见人间无路通。

(0)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二

呈瑞喧传是有年,眼前分晓被人谩。

自家冷暖知来处,老骨从前不怕寒。

(0)

对雪

郊郊寒翠湿痴云,暗剪水花巧著春。

多话风前初重竹,可思深夜立庭人。

(0)

文禅人临哀北堂

捲衣东去泪沾巾,兰谷风香二月春。

天地豁空舒笑眼,不知谁是报亲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