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屴崱峰》
《屴崱峰》全文
明 / 施闰章   形式: 古风

危楼矗立鼓山顶,目尽闽天万山影。

磨崖上有紫阳书,光芒倒射扶桑冷。

双江会合蛟龙游,三山灭没人烟浮。

岛屿东看入海气,空青一发指琉球。

洪涛忽起天地动,羲和返驾寒云愁。吁嗟乎!

白日苦短,青鬓已斑。天风何泠泠,吹我骨珊珊。

念欲乘风挥手去,八表万里何当还。

鸾骖鹤驭良不远,鲸吞蚁斗谁能闲?

回首大笑哀人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屴崱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开篇“危楼矗立鼓山顶,目尽闽天万山影”,以高楼耸立于鼓山顶,视野广阔,尽览闽地群山之景,展现出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象。接着,“磨崖上有紫阳书,光芒倒射扶桑冷”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文元素融入自然景观之中,紫阳书的光芒映照在远处的扶桑,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历史的韵味。

“双江会合蛟龙游,三山灭没人烟浮”描绘了两条江河交汇处的生动画面,蛟龙在水中游弋,三山隐没,人烟稀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随后,“岛屿东看入海气,空青一发指琉球”则将视线转向东方,岛屿与海气相连,指向遥远的琉球,展现了广阔的海洋世界。

“洪涛忽起天地动,羲和返驾寒云愁”两句,通过洪涛的突然兴起,以及羲和(太阳神)驾车返回时寒云的愁容,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力量的震撼与动态之美。最后,“白日苦短,青鬓已斑。天风何泠泠,吹我骨珊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的浩瀚与壮美时内心的触动。

“念欲乘风挥手去,八表万里何当还”流露出诗人渴望自由、追求远方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鸾骖鹤驭良不远,鲸吞蚁斗谁能闲?”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鸾鹤与鲸蚁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高低起伏与世态炎凉。

“回首大笑哀人间”一句,以大笑反衬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施闰章

施闰章
朝代:明   字:尚白   号:愚山   籍贯: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生辰:1619—1683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
猜你喜欢

十二月十四日绝句·其一

弊庐风雨何曾蔽,衣食田园给更悭。

积病寒窗尘满眼,始知无怨实为难。

(0)

感兴

浮生岁月易蹉跎,交谊知心苦不多。

几欲开怀难觅伴,只应怀古独高歌。

(0)

谒濂溪晦庵二先生祠二首·其二

平生慨慕古人深,道味先生更所钦。

长恨无缘趋末席,灵祠一拜俨如临。

(0)

道傍柳树多为风雨所拔横仆水滨无复理者见之怃然

堤柳何因厄闰年,坐惊摧折动逾千。

空怜翠色犹横水,不见清阴可拂天。

自昔冰霜非尔耐,于今风雨为谁颠。

前人久费栽培力,可向樵苏惜弃捐。

(0)

大司马马公廷试志喜有作次韵二首·其一

董贾贤良初献策,唐虞敷纳正求才。

一言共喜龙颜合,五位遥瞻雉尾开。

奎壁光芒动霄汉,衣冠遭际极公台。

茹茅已协乾坤泰,愿上君王万寿杯。

(0)

晚晴

雨脚霏微断复连,小窗起坐思悠然。

犹闻流水长桥外,惊见疏云落照边。

方讶阴晴随地变,更堪寒暑与时迁。

星槎咫尺银河上,我欲乘之一问天。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