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中。诗中批判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以虚名和贪婪行为来获取利益的人。开篇“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直指那些名不副实、只图个人利益之人。紧接着,“汝无行实者, với取著名高”则是说没有实际行动,只是为了声名而已。
诗中的“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表达了即使有所谓的“行为”和“实绩”,但如果这些都建立在不真诚、不正义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所谓的成就又怎能长久呢?最后,“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则是对那些虚名贪利者的讽刺,指出他们最终不过是一死,连灵魂也无法留下。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应以德行和真才实学立身于世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形迹滞江山,僶俛四十年。
天地长不没,聊且凭化迁。
荣华诚足贵,于我若浮烟。
即日弃其官,守拙归园田。
白日掩荆扉,药石有馀闲。
啸傲东轩下,徘徊丘垄间。
青松夹路生,纷纷飞鸟还。
人道每如兹,此行谁使然。
世俗久相欺,任真无所先。
何必升华嵩,一盼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