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
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
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
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
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
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
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强君瓦亭》。诗人以自己在魏博做客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共同游历的向往。首句“君为魏博三年客”,点明了友人在此地的长久居住,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异地生活的孤寂。次句“日有江湖万里心”则写出诗人虽然身在魏博,但内心却驰骋于广阔的江湖之间,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暂得野亭留马足”描绘了暂时停留的场景,马蹄暂歇,诗人漫步在疏柳堤岸,享受片刻宁静。“无人携手共吴语”表达了对与友人共话乡音的怀念,而“得意摇头时越吟”则通过细节刻画,表现了诗人独自欣赏美景时的惬意和对友人不在身边的遗憾。
最后两句“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诗人期盼着未来的某一天,能与朋友在微雨中重逢,一同骑马寻访旧游之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期待和对共享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纽带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忒惺忪、一场花梦,和春蓦地来去。
斜阳本是销魂物,红到曲阑芳树。
留不住,觉过眼韶华、空色都无据。恼人情绪。
只幅幅生绡,亭亭倩影,添写断肠句。
天涯路,惆怅绿阴如许。不知香冢何处。
朝云诵偈坡仙老,一种伤心谁与。频听取。
有几个黄昏、几阵垂帘雨。离愁万缕。
更锦瑟重调,玉环再见,已作隔生侣。
红藕香残早。独飘然、飞来亭馆,无人秋悄。
纤雨垂垂痴呆久,向立荒蒲池沼。
似也有、幽怀愁抱。
断岸暝烟刚做冷,恋斜阳、无奈停枯蓼。
红影挂,水心小。回思炎夏天初晓。
喜湖边、晴波空阔,一竿袅袅。
乱织几番闲庭院,闹雨前头先到。
又各处、远萦低绕。
怪底著惊惊不定,触帘旌、响惹阶前草。
疑堕叶,被风扫。
风起云开未。好秋宵、琼楼夜锁,素娥犹睡。
安得高歌声遏处,涌出冰轮似水。
邀素魄、金尊同醉。
莫负团圆诗酒兴,倚雕阑、玉露沾衣袂。
清漏转,暗蛩细。芳筵索寞嗟无寐。
望疏林、朦胧隐见,喜如人意。
羽佩珊珊何处是,为逐天风下坠。
云路渺、幽怀谁寄。
乞与灵丹劳玉兔,许相携、共作飞升计。
空幻想,困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