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即以“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生动地展现了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接着,“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则描写了早晨的宁静与光阴的温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超然感受。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一句,以“燕赵女”代指当时美丽的女子,她们在楼阁间吹奏着笙,通过“上金梯”形象化地表达了音乐飘逸升华至高空。这里的“无限”二字更添了一种无法衡量的繁盛与热闹。
下片,“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则以自然景观切入,通过风与香的传递,勾勒出洛阳城内外的意境,既有动感又带着一丝神秘。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闻其香、见其风。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则是对诗中主人公——公子的形象刻画,他沉浸在酒宴之乐,无视子规(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的呼唤,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纵情享乐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与人物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韵味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
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消魂别而已。
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
万金不买书一纸。噫嘻乎嗟哉!
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
留不住箫上声,拭不灭玉上名。
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
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
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