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
《中秋月》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0)
注释
自古:自古以来。
分功:分配功劳。
定:定则。
缺:亏缺。
盈:圆满。
一宵:一夜之间。
皎洁:清澈明亮。
四海:全世界。
澄清:清朗。
静觉:静谧中察觉。
风微起:微风轻轻吹起。
寒过:寒冷仿佛。
雪乍倾:初降的雪花倾泻。
孤高:孤高的美景。
稀:难得。
此遇:此景。
吟赏:吟诗赏月。
牵情:增添情感。
翻译
自古以来,分配功劳都有定则,就像月亮时而亏缺时而圆满。
一夜之间,月光如水清澈明亮,普照四海,万物皆显清朗。
静谧中察觉微风轻轻吹起,寒冷仿佛随着初降的雪花倾泻而下。
如此孤高的美景难得一见,吟诗赏月更增添了深深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在静谧的夜色中欣赏明亮的月光。"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表达了天体运行不息、月相循环的自然规律。"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则描绘出一个夜晚,月亮如洗,使得四处都清澈见底。

接下来的"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声的敏感,以及秋夜里微风拂面、冷气逼人的感觉。最后"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表现了诗人独自在这宁静、高远之处与月为伴,与大自然产生了更深的情愫。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出中秋夜晚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荅人见寄·其一

五色新衣照日鲜,平生湖海气飘然。

茅容孝养如今日,苏武生还忆去年。

秋水芙蓉花共洁,岁寒松柏操弥坚。

巴人拟和阳春曲,昨夜援琴理七弦。

(0)

岁暮

寒月出在户,江城雁独飞。

愁人不能寐,乡泪忽沾衣。

丘垄十年别,星霜两鬓稀。

为言丛桂老,岁莫澹忘归。

(0)

途中除夕

客路谁相识,灯寒暮景收。

一年今夜尽,千里异乡愁。

骨肉知何在,渔樵欲共游。

岁华明日度,飘泊逐孤舟。

(0)

夏夜舟中

碧潭遥夜小孤舟,凉月清风揔是秋。

何事故人千里外,江枫渔火共关愁。

(0)

送人归蜀·其一

蜀栈凌云不见行,剑门烟树最关情。

君家正在鱼凫国,出尽平川是锦城。

(0)

邢逸人寒夜见过

每忆家林结弟兄,别来空感故乡情。

天涯白首重相见,客里残觞且共倾。

积雪寒江枫尽落,断?孤嶂月偏明。

十年沧海多离别,岂必今宵泪满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