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上瞑,红叶雨纷纷。
半日不见路,四山都是云。
鱼龙随水上,钟磬隔林闻。
遥想南峰叟,天寒补衲裙。
石头城上瞑,红叶雨纷纷。
半日不见路,四山都是云。
鱼龙随水上,钟磬隔林闻。
遥想南峰叟,天寒补衲裙。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访石城白岩上人》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石头城上的宁静而神秘景象。首句“石头城上瞑”,写出了古城在暮色中沉寂的画面,暗示着诗人来访的时间。"红叶雨纷纷"则以飘落的红叶和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烘托出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转。
接下来的两句“半日不见路,四山都是云”,通过描绘山路被云雾遮掩,暗示了行程的艰难与访客的孤独,也增加了寻访白岩上人的神秘感。"鱼龙随水上"运用了比喻,可能是想象江面波光粼粼,或是流水潺潺,增添了动态之美。
“钟磬隔林闻”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静谧,远处寺庙的钟声穿透树林,回荡在空气中,增添了禅意。最后,“遥想南峰叟,天寒补衲裙”诗人想象白岩上人在寒冷的天气里缝补衣物,体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头城的自然景色,以及访僧过程中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修行的敬仰。
山茶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花深嫌少态,曾入苏公评。
迩来亦变怪,纷然著名称。
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纷红更妖艳,玉环带春酲。
伟哉红百叶,花重枝不胜。
犹爱并山茶,开花一尺盈。
日丹又其亚,不减红带鞓。
吐丝心抽须,锯齿叶剪棱。
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桃叶何从来,派别疑武陵。
愈出愈奇怪,一见一欲惊。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
胡为径欲老东坡,应坐生时宿南斗。
何时斯文日再中,共推元祐超群公。
衮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宁思客酒浓。
当年政化方随日,诏访贤良设科十。
玉堂发策肆雄深,四海旁招无遁逸。
缅惟贞观图凌烟,功臣剑佩空跄然。
未如武德藏书府,至今名字星日悬。
君之曾祖我高祖,想象闻风谓千古。
书藏东里罔或存,集喜西台刊未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
趣奇造异两邢子,置酒共亲灯烛光。
陶峰耸兮髻而蓝,萦二水兮秋月环。
云栋起兮郁松关,侯兮归来乐且閒。
肆维牲兮酾为醴,达馨香兮荐嘉旨。
侯不我吐兮心则喜,岁岁春秋兮受多祉。
云旗骛兮跄跄,玉虬驾兮飙之扬。
侯虽往兮终返故乡,欲雨则雨兮旸则旸。
鹤发童颜歌负薪,衣襟不染一凡尘。
担头几点桃花片,恐是当年避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