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火》
《新火》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百口共一灶,终年事烹煎。

力耕饲饥馋,灶敝火亦烦。

昨日一百五,老稚俱食寒。

呼童戛枯竹,粲然吐青烟。

适从何方来,荧荧百家传。

性火出真空,应量曾无边。

老病何所求,石瓶煮寒泉。

敛为一夫用,无心固当然。

(0)
注释
灶:锅。
烹煎:烹饪。
力耕:辛勤耕作。
灶敝:锅破。
荧荧:微弱的光亮。
真空:内心深处的纯净。
曾无边:无边无际。
寒泉:冷水。
翻译
一家人共享一口锅,整年忙于烹饪煎熬。
辛勤劳作只为填饱饥饿,锅破火旺更添烦恼。
昨天是冬至,老少都只能吃些冷食。
唤来童子敲打枯竹,炊烟袅袅升起青烟。
这火焰不知从何而来,照亮了百户人家。
它源自内心深处的热忱,其影响力无边无际。
我年迈多病,只求能用石瓶煮一壶冷水。
这火虽出自一人,却滋养了全家,本就理所应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新火》,描绘了家庭中日常生活的场景。诗人以“百口共一灶”开篇,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关系和共同劳作。接着描述了常年辛勤耕作,只为满足全家人的温饱,然而连灶都因使用频繁而破旧,火势时有不稳。

“昨日一百五”可能指的是春分时节,古人有习俗在这一天开始使用新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描述了点燃新火的场景,孩子们欢天喜地,火光熠熠,犹如青烟袅袅,给寒冷的季节带来一丝温暖。

“性火出真空,应量曾无边”这两句寓言般表达了新火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生命力的源泉,无穷无尽。诗人感慨自己年老体衰,但对生活的需求简单,只需用新火煮一壶寒泉,足以满足。

最后两句“敛为一夫用,无心固当然”,意味着新火虽小,却能汇聚大家的力量,满足全家人的需求,这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体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新火的点燃,展现了家庭的温馨,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生命的理解。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戏赠黄得山入山穫稻二首·其一

持䥥往刈稼如云,直与农夫割亩分。

倘遇庞眉荷蓧者,应讥四体不曾勤。

(0)

雨中忆尤子伟卧疾二首·其二

弓影心知已不疑,淹旬伏枕更胡为。

此时何事偏相忆,寒雨萧萧把酒宜。

(0)

送程舜敷编脩坐谪高凉三首·其一

云耸炎峰峰万盘,烟浮瘴水水千湾。

南过蛮江莫作赋,屈平当日不生还。

(0)

送张月洲往南雄访陈双山陈时谪为南雄郡丞

万山深抱始兴城,问子胡为欲远行。

逐客未蒙环玉赐,故人偏繫绨袍情。

岂学临邛因邑令,也嗤监里重侯生。

论文樽酒相逢地,上郡应传有聚星。

(0)

春日东郊二首·其二

花外云烟接禁长,东郊风日丽新芳。

飞峰冒霭全低树,绕涧分流半入塘。

角戏游尘遥辨陌,探丸侠骑竞趋场。

迨时行乐须华盛,碧草萋萋不可忘。

(0)

登圆静寺后山携张子汝思

策马清随沧水吏,扪萝幽到碧山岑。

最怜绝壁流霞气,况有澄湖清客心。

落木萧疏明远近,行云缥缈静高深。

灵芝紫蕨亦吾分,石髓丹砂与尔寻。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