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喜见妖氛静,坐觉山川胜气还。
关塞罢征车马健,郊原得雨老龙闲。
黄绵惯拥茅檐日,白发羞陪玉笋班。
好在故园兵火后,那无破屋两三间。
朝来喜见妖氛静,坐觉山川胜气还。
关塞罢征车马健,郊原得雨老龙闲。
黄绵惯拥茅檐日,白发羞陪玉笋班。
好在故园兵火后,那无破屋两三间。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平息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恢复与和谐。首联“朝来喜见妖氛静,坐觉山川胜气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喜悦之情,以及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宁静心境。颔联“关塞罢征车马健,郊原得雨老龙闲”进一步描述了战后的和平景象,车马不再奔波,老龙(可能象征着农耕生活)得以悠闲自得,体现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颈联“黄绵惯拥茅檐日,白发羞陪玉笋班”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战后乡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黄绵(可能指温暖的阳光或某种植物)温暖地照耀着茅草屋,而白发老人(诗人自指)谦逊地不愿与高官显贵同列,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地位的淡泊。
尾联“好在故园兵火后,那无破屋两三间”以故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战后家园重建的欣慰,同时也暗示了仍有部分房屋因战乱而残破,流露出对家园完整性的期待和对战争破坏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李陵古奇士,报国思捐躯。
孤军势已尽,忍辱降匈奴。
下马解铁衣,残卒同呜呜。
拔剑指白日,抆血临长途。
誓为鲁曹沫,耻作吴专诸。
肝肠在汉阙,日夜悲穹庐。
君王不相信,老母复何辜。
恶名岂复免,盛德将焉图。
子卿若旋归,视我今何如。
悲哉行路难,千古同欷歔。
玄景閟灵曜,朔风中夜兴。
积雪寒且洌,对之烦虑澄。
薄言溉鬵釜,可以燎与烹。
丹垆含青光,朱火赫已升。
微阳外销铄,固阴无久凝。
腾鼎异玄醴,崇觞侔大羹。
中座列嘉荐,凛然怀抱清。
岂无一樽酒,酌我友与朋。
荒宴古所诫,洁修今见称。
永怀濯其秽,庶以谐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