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先师所处,亦窘寒暑。乃新斯宫,神降其献。
讲读有常,不诫用劝。揭揭元哲,有师之尊。
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像图孔肖,咸在斯堂。
以瞻以仪,俾不或忘。后之君子,无废成美。
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先师所处,亦窘寒暑。乃新斯宫,神降其献。
讲读有常,不诫用劝。揭揭元哲,有师之尊。
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像图孔肖,咸在斯堂。
以瞻以仪,俾不或忘。后之君子,无废成美。
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此诗描绘了孔子庙宇的庄严与学术讲读的盛况。开篇“惟此庙学,邺侯所作”表明这座庙宇是由古时贤君邺侯创建的学府。接着“厥初庳下,神不以宇”则写出了当初庙宇尚未完善,神灵并不降临的场景。紧接着,“先师所处,亦窘寒暑”描绘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生活境况,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够坚守教诲。
“乃新斯宫,神降其献”表达了庙宇更新后,神灵降临,接受人们的祭拜。接下来的“讲读有常,不诫用劝”强调了孔子学说之重要,已经成为了人们自发遵循的规范。
诗中还赞颂了儒家学说的崇高和圣贤的威严:“揭揭元哲,有师之尊。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并通过“像图孔肖,咸在斯堂”来表达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敬仰,他们的形象与教诲都被永恒地保存在这座庙宇中。
最后,“以瞻以仪,俾不或忘。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表达了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继续记住并发扬光大这些学术与德行,将它们镌刻在石碑上作为永恒的颂歌。
这首诗不仅是对孔庙的一种描绘,更是对儒家文化传统的赞美和传承。
信音谁托。思辽西冷月,雁天云邈。
算夜永、亲捣衣砧,乍寒到九边,怕郎衾薄。
迤逦征尘,梦屏山、客途难索。
想天青海碧,悔恨素娥,枉盗灵药。封侯纵云绶若。
奈催人皓发,胡地笳角。
漫浪说、山北燕云,把閒草閒花,待总抛却。
故国荼薇,忍指栖枝残萼。暂休吟、大旗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