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燋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燋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季干旱的景象,农作物受到了严重影响。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指的是太阳几乎停留在天空中最南端的位置,这是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最北,正值炎热之时。而旱日与炎风,更加剧了干旱的严重性。诗人通过“金石欲销铄”来形容当时温度之高,甚至连金属和岩石都仿佛要熔化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作物如禾黍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难,更凸显了农民的辛苦。诗人感慨万千,认为在所有劳作中,唯有农民最为辛劳。他们期待着季风和雨水的到来,但当他们走出家门,却只见到荒凉的景象,只有荆棘与野草生长。
恶苗依然受到不良气候的影响,诗人却感到一种释然,因为这些不受欢迎的植物似乎也找到了它们存在的意义。最后,诗人感慨地向天问道,这种干旱的情况是否会持续很久,不再有雨水降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期待。白居易以其直白的语言和深厚的同情心,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