跫然何处客,可是似人音。
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
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
跫然何处客,可是似人音。
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
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客馆的夜晚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首句“跫然何处客”以“跫然”这一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脚步声在寂静山林中的回响,引出旅人的存在感。接着,“可是似人音”则暗示了在这荒野之中,这声音仿佛是久违的人类交流的回响,引发思乡之情。
“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两句,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入诗境,山月如烛光般照亮四周,松风如同琴声般悠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醒时与睡时,时间似乎都变得漫长而不可捉摸,而醉后的墨迹则仿佛蕴含着更深的禅意,或许是在酒醉之后更易触及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思考。
最后,“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似乎在说,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这样的夜晚找到共鸣,感受到相似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阳羡之水兮湍流喧豗,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
濑浅浅兮忽如泻,畦碧绣兮溪罨画。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聊临睨兮夷犹。
揽芳茝兮大薄,搴杜若兮汀洲。
摹写兮宝唾传,悲壮兮又双琐。
沐发兮何必咸池,濯吾缨兮水之湄。
乘月兮何必牛渚,系吾舟兮水之浦。
吾之舟兮万斛有馀,凌阳侯兮狎灵胥。
百尺揭兮帆席举,撇旋捎濆兮无险阻。
傅说骑箕兮不可攀,留此舟兮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