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0)
注释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红纱:红色的纱帐。
座隅:座位的角落。
山上白云:高挂在山间的云彩。
匹素:像白布一样。
水中明月: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卧浮图:形容月亮像小船浮在水面。
短棹:短桨,指小船。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五湖:泛指中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翻译
中秋节的天气应该不会特别不同,不需要红色纱帐照亮角落。
山上的白云像白色的绸带横贯天际,水中明亮的月亮倒映在如小船般的湖面上。
还没完成短暂的划桨返回三峡,已经约定乘坐轻舟游览五大湖。
我想问问,这里的美景如此宜人,明年我还能记得这次与使君共赏的时刻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在中秋节对美好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全诗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开篇“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描绘出一个不同于常规中秋节的场景,天气不温暖如往常,但却无需使用红色的灯笼来照亮座位的角落,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淡远和宁静。

“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景观,山上的白云如同横亘的白色丝绸,而水中的明月则仿佛是一幅飘浮的画卷。这里借助对比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美景,也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游历欲望和行动计划。尽管目前手中的船桨还不够完善,但已经预约了一艘轻便的小船准备在五湖中游弋。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以及他对于未来的憧憬。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结尾两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景的追问和未来回忆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的观景之地,并且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能回想起这一切,而不需要询问使者(可能是朋友或知己),因为这份情感和景致已经深深烙印在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宁静以及友情的珍视。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月下赏析,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陇头流水歌三叠送刘远夫行·其一

我欲望长安,陇坂高蔽天。

陇坂高可陟,陇水鸣溅溅。

(0)

塘上行

蒲生寒塘流,日与浮萍俦。

风波摇其根,飘转似客游。

客游在万里,日夕望故州。

鶗鴂鸣岁暮,蟪蛄知凛秋。

暑退厌絺绤,寒至思重裘。

佳人不与处,圆魄忽四周。

房栊凄鸣玉,纨素谁为收。

白云如车盖,冉冉东北浮。

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

(0)

苦寒行三首·其二

石裂南山下,水结中河流。

莽莽北郭外,死骨聚如丘。

贫士被毛褐,寡妇无完裯。

宁知贵公子,丝竹宴朱楼。

方辞白羽扇,更御青羔裘。

(0)

人日雪

入春二日逢人日,占岁宜晴苦不晴。

冻雨作花还六出,终风吹冷竟三更。

羊羔荐酒浑多事,蟹眼烹茶渐有声。

访戴未能馀兴在,朗吟空对夕窗明。

(0)

次韵咏徐秋官厅事槐柏二首·其一

西曹清景属槐堂,酒兴诗情取次偿。

细蕊缀黄临短槛,新梢抽绿过东墙。

午阴谩喜先秋桂,春色何妨后野棠。

日永风清官事了,羡君挥麈据胡床。

(0)

天真寺访薛尚谦因怀伯安王尚书

江边寺里为君来,绝璧高亭对酒杯。

万里海波冲鸟落,半天风雨挟龙回。

苍松解引寻真路,宿草空伤济世才。

莫上书堂歌伐木,寒泉呜咽使人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