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得扁舟一叶轻,钓台波上夕阳明。
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
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
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唤得扁舟一叶轻,钓台波上夕阳明。
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
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
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垂钓图景。诗人乘着一叶扁舟,悠然自得地在夕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漂浮,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唤得扁舟一叶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仿佛是与自然对话,召唤出这轻盈的小舟。
接着,“钓台波上夕阳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水面波光与天边余晖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人通过“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这两句,表达了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交流,无论是烟雾缭绕的鸟儿还是云雾缭绕的山峦,都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下半部分,“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则描述了时间的流转,从白日的炎热到傍晚的清爽,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回到家中,面对北窗,倾听竹林中的声音,享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乾健运元气,斗杓默回旋。
千岁生一圣,半千生一贤。
间世有异禀,天意非徒然。
皇极在人心,俗学无自得。
天意兴斯文,公独抱深识。
微言发绪馀,河汉浩无极。
士气久不振,罢软无刚风。
天意眷吾君,公独奋精忠。
雷霆不能惊,正色撄神龙。
膏泽不下流,闾阎有憔悴。
天意佑斯民,公独蕴慈惠。
春风小披拂,万物回生意。
既赋以全德,必益以寿祺。
其颜如渥丹,天意可测知。
再拜上黄堂,一洗玉屈卮。
戬谷既鼎来,何以致祝辞。
在外守麟符,十连蒙宠绥。
在内调金铉,四海无忧虞。
邦人丐公留,天子遄公归。
臞儒愿控鹤,云路从先驱。
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
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
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
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
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
公庭日晡凫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
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
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
幼舆风度极洒洒,计然策画徒规规。
苍松奋鬣倚风啸,候雁张羽粘天飞。
君山洞庭日在眼,不复引领巴丘西。
急呼泓颖共著语,境胜颇与诗相宜。
诗成却忆梅子真,乌用一官黄绶为。
江头谁是吹笛叟,为公度此琼瑶词。
唤起群龙出平湖,属渠扶柂从东归。
《和许尉小洞庭韵·其二》【宋·王炎】少时耕钓为生涯,早知臭腐空神奇。一丘一壑有佳处,人弃我取如拾遗。晚将数雏就斗食,非愿厚禄多如茨。山林习气今尚在,前身疑是王献之。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公庭日晡凫鹜散,屐齿小穿山径蹊。隐仙一见即首肯,百钟索酒倾琉璃。湖山亦为开画笥,烟霏空翠俱熹微。幼舆风度极洒洒,计然策画徒规规。苍松奋鬣倚风啸,候雁张羽粘天飞。君山洞庭日在眼,不复引领巴丘西。急呼泓颖共著语,境胜颇与诗相宜。诗成却忆梅子真,乌用一官黄绶为。江头谁是吹笛叟,为公度此琼瑶词。唤起群龙出平湖,属渠扶柂从东归。
https://shici.929r.com/shici/yB9kTwDbD.html
老去颇多病,苦寒摧折之。
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
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
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
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
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
及时且行乐,花边倾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