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昨夕·其二》
《昨夕·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声一二叶,已似暮猿吟。

况复含风雨,弥令多苦音。

愁当松户月,忍弄石堂琴。

香绝无人处,幽兰知此心。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昨夕(其二)》。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秋声一二叶,已似暮猿吟”,以“一二叶”象征秋天的开始,通过比喻将落叶的声音比作暮猿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况复含风雨,弥令多苦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情绪,风雨的加入使得原本就哀伤的景象更加凄惨,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愁当松户月,忍弄石堂琴”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月光下面对松树时的愁绪,以及即使心中满是忧愁,也难以忍住想要弹奏石堂上的琴弦。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内心的愁苦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最后,“香绝无人处,幽兰知此心”则以幽兰自喻,表示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只有幽兰能理解诗人心中的愁苦与孤独。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赋予了诗歌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情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闻人夷庚太博

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

庖刀发虚刃,庙瑟鼓遗音。

閒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

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

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

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

(0)

送杨日卿移任潘原

谪宦成流落,移官自宠恩。

穷通虽异迹,得丧尽忘言。

车马动行色,江山劳别魂。

关西三十世,祠下见云孙。

(0)

和陈长茜休致二首·其一

惜君有高才,舒卷莫非道。

趋时忽倦游,谢事不待老。

私谋惟恐晚,公论叹其早。

平生恬淡怀,忧恨未尝抱。

白日由此闲,红尘洒然少。

鼓棹勿迟迟,湘川秋色好。

(0)

恶伪仙

本希上圣忘言学,傍采南华寓意书。

去伪即真虽有道,未知人意自何如。

(0)

谢人惠梅花

我共梅花情最深,左持樽酒右持灯。

持灯持酒岂辞倦,却是春香不自胜。

(0)

赠卢君常

人世情怀已索然,幸无不义入黄泉。

不须永诀行相见,六十三翁能几年。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