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何山有苏沧浪苏玉局诗乃唐何楷书堂也》
《何山有苏沧浪苏玉局诗乃唐何楷书堂也》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亭上清诗得两苏,空留精舍作僧庐。

地因人胜合题句,山以姓知缘读书。

一径虚明连别屿,小溪清浅过平湖。

笋舆少憩烹茶去,转觉秋来兴有馀。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何山有苏沧浪苏玉局诗乃唐何楷书堂也》。诗中描绘了何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首联“亭上清诗得两苏,空留精舍作僧庐”点出了地点与历史人物,苏沧浪和苏玉局的诗作在亭上留下清雅之气,而精舍则成为了僧侣修行之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颔联“地因人胜合题句,山以姓知缘读书”进一步阐述了自然景观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地因人而胜,山因姓而知其读书之缘,强调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颈联“一径虚明连别屿,小溪清浅过平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一条小径穿过虚明之地,连接着远处的小岛,小溪潺潺,清澈见底,流经平静的湖泊,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尾联“笋舆少憩烹茶去,转觉秋来兴有馀”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停留片刻,品尝茶香后,感受到秋天带来的独特韵味,余兴未尽。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追忆,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归省图为宋珍监生赋

几宵客梦绕慈闱,仕路将亨喜暂归。

倚杖涕随青露落,称觞心共白云飞。

何蕃誉重诸生馆,莱子光添五色衣。

忠孝一原君努力,他时分宠报春晖。

(0)

李士常侍御瓜祝卷次韵·其二

梦熊今已十年赊,入手真怜二月瓜。

根胜预期穿土早,子多从遣压篱斜。

来禽青李思临帖,白雪阳春愧作家。

他日饷人分数蒂,一封兼侑歙州茶。

(0)

闻熊良佐太守复追饯江口不及诗以寄意

欲趁潮生早渡江,多君投辖意难降。

已从水上鸣双橹,莫遂沙头倒一缸。

隔岸村鸡催午爨,留人江燕集风幢。

不堪咫尺分南北,斜日孤舟独倚窗。

(0)

盆莲盛开饮中赠潘玉汝王廷璧戴廷器三秀才

盆池花照粉墙东,不数峰头十丈红。

雅韵独超尘壒外,新妆初试月奁中。

底须瑞露分金掌,共取清香注碧筒。

良会一时真不偶,拟开佳兆为诸公。

(0)

金山七咏·其三善才石

何物瑶琨石,龙宫夜不函。

由来江岸侧,天造补陀岩。

(0)

遇广东守臣进鹦鹉

绿衣朱喙陇山禽,入贡新从广海浔。

辇致已闻经万里,购求何说费千金。

奉宸固表王人敬,却献谁知主上心。

不见韩公嗟二鸟,马头回看一长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