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续小山吟,庭犀渍弗禁。
再花仍剪剪,十日苦涔涔。
堕砌金难燥,随沟玉不沈。
安知广寒殿,几日扫重阴。
拟续小山吟,庭犀渍弗禁。
再花仍剪剪,十日苦涔涔。
堕砌金难燥,随沟玉不沈。
安知广寒殿,几日扫重阴。
这首诗描绘了木犀在雨水中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比喻。首句“拟续小山吟”,仿佛诗人正欲续写关于木犀的篇章,却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难以继续。接着,“庭犀渍弗禁”一句,以“庭犀”比喻木犀,形象地描绘出木犀在雨水的浸泡下难以承受的情景。
“再花仍剪剪,十日苦涔涔。”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木犀在连续多日的雨水侵袭下的状态,花朵似乎被雨水剪裁,十日的雨水让木犀饱受苦楚。通过“剪剪”和“涔涔”这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木犀的持续影响。
“堕砌金难燥,随沟玉不沈。”这两句则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述了雨水中的木犀。掉落的花瓣如同金色的碎屑,难以干燥;随着水流的木犀,仿佛是随波逐流的玉石,无法沉入水底。这里运用了“金”和“玉”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木犀的珍贵与脆弱。
最后,“安知广寒殿,几日扫重阴。”诗人借由广寒宫的想象,表达了对木犀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广寒宫象征着清冷与高远,这里的“重阴”既指自然界的阴雨天气,也暗喻了木犀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木犀能否度过难关的疑问,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能够克服困难、迎来光明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犀在雨水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