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孤斋夜色浓,戍楼深处鼓鼕鼕。
身如绕树南飞鹊,影似伤弓北地鸿。
往事肯随春梦散,斜阳犹忆日轮东。
英雄成败非今日,狐史千秋自有公。
月落孤斋夜色浓,戍楼深处鼓鼕鼕。
身如绕树南飞鹊,影似伤弓北地鸿。
往事肯随春梦散,斜阳犹忆日轮东。
英雄成败非今日,狐史千秋自有公。
这首《夜坐》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描绘了深夜静谧的场景与诗人深沉的思绪。首句“月落孤斋夜色浓”以月落为引子,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深邃,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戍楼深处鼓鼕鼕”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鼓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边关的警戒与守望。
“身如绕树南飞鹊,影似伤弓北地鸿”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绕树飞翔的南飞鹊和受伤后飞行无力的北地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无助,以及对自由与安全的渴望。这种自我投射,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复杂情感。
“往事肯随春梦散,斜阳犹忆日轮东”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春梦象征短暂而美好的回忆,斜阳与日轮东则寓意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追寻。
最后,“英雄成败非今日,狐史千秋自有公”两句,诗人以历史为镜,反思个人的成败得失,并寄希望于历史的公正评判。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历史公正性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与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夜坐》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挑战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
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
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
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
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