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季云在学录》
《送季云在学录》全文
宋 / 牟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横经之暇即吟诗,三载如常匪激随。

听雨不知官独冷,看云自与意俱迟。

翚飞黉宇生新敬,鹄立儒衣动去思。

还恐西湖难久滞,此声梁楚已先驰。

(0)
注释
横经:课业。
暇:闲暇。
吟诗:吟诵诗歌。
匪激随:没有过多激动或随波逐流。
听雨:聆听雨声。
官独冷:官场的孤独。
看云:观赏云彩。
意俱迟:心情缓慢。
翚飞:飞翔的鸟,这里比喻学者。
黉宇:学校。
新敬:新的敬意。
鹄立:站立。
儒衣:儒者的衣服。
西湖:杭州西湖。
难久滞:难以长久停留。
此声:这诗声。
梁楚:泛指远方地区。
驰:传扬。
翻译
在课余时间就吟诵诗歌,三年来习以为常,没有过多激动或随波逐流。
聆听雨声却不知官场的孤独,观赏云彩时心情自然变得缓慢。
飞翔的鸟儿在学府中唤起新的敬意,身着儒服的学子站立时满含离去的思绪。
我担心在西湖的时光难以长久停留,这诗声已在梁楚之地传扬开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送季云在学录》。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

"横经之暇即吟诗,三载如常匪激随。"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是说在空闲时便吟咏诗歌,但实际上是在讲述诗人平日里对文学的醉心,以及他对于友人的支持和理解。这里的“横经”指的是古代学者研读经书之事,"三载如常匪激随"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始终如一。

"听雨不知官独冷,看云自与意俱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在听雨和观云中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和自由,不再受到世俗官职的束缚,这里的“独冷”和“俱迟”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翚飞黉宇生新敬,鹄立儒衣动去思。"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以及在送别之际,对友人的期望。这里的“翚飞”形容书籍如鸟飞起,“黉宇”指的是学校或学堂,"新敬"表明对知识的新鲜敬意;"鹄立"则是诗人站在书房中,穿着儒家的衣冠,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

"还恐西湖难久滞,此声梁楚已先驰。"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但同时也担心西湖之滨的聚会日子不易久留,这里的“此声”指的是送别的声音,而"梁楚已先驰"则是说南北之间(梁、楚古地名,今属湖北一带)的消息传递迅速,希望友人能够早日成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追求的执着、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

牟巘
朝代:宋   字:献甫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志怀·其四

落花苔径点苍斑,水静池平影倒山。

笑指白云谁管领,峰头放出复收还。

(0)

登聚奎楼

帘捲晴花雨,登楼一振衣。

千家山郭静,万里海云微。

天上来秋色,人间欲夕晖。

乡关何处是,飘泊几时归。

(0)

芝田曲送张宪副归维扬

桂棹横江鼓阗阗,公旌节兮临芝田。

清波楼上少留连,攀公辕兮扣公舷。

西施丑兮嫫母妍,莫耶钝兮铅刀铦。

茝蘅弃置萧艾悬,鸾凤退却鸡雉先。

吁嗟乎,时论倒颠。

巢由溷浊蹻蹠贤,使我闻之涕潸然。

白日不照伏波船,薏苡翻作明珠传,公今去兮我将旋。

芝田之水清涟涟,须臾明月出巨川。

括山瓯海光娟娟,照公心事如青天。

(0)

拜淮阴侯庙

忍辱屠门未可非,河边一饭迹尤奇。

三分若决蒯通策,中尉黄金总浪施。

(0)

秋杪登朝汉台

尉佗城外树含烟,朝汉台荒雉堞连。

寂寂了无兴王气,累累空有化人眠。

霸图自昔疑开粤,帝业如今已在燕。

愁杀鹧鸪啼落日,不知兴废递推迁。

(0)

夏日玩陶仲子樾墩集

昼永閒无事,长歌外翰诗。

龙珠宁易得,骏足实难羁。

摇落骚人意,清新幼妇辞。

江墩不可即,抚卷寄吾思。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