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词十三首·其十三》
《柳枝词十三首·其十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宣阳门前三月初,家家杨柳绿藏乌。

欢似白花飘荡去,忍能弃掷博山炉。

(0)
翻译
在宣阳门外的三月之初,家家户户的杨柳新绿中隐藏着乌鸦。
人们的欢乐如同白色的柳絮随风飘散,怎忍心舍弃那珍贵的博山香炉。
注释
宣阳门:指某个具体的城门。
初:刚刚开始。
家家:每家每户。
杨柳:春天的柳树。
绿:绿色。
藏乌:隐藏着乌鸦。
欢:欢乐。
似:像。
白花:白色的柳絮。
飘荡去:随风飘散。
忍:忍心。
弃掷:舍弃。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
鉴赏

这是一句极富意象和情感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之手。首先,从“宣阳门前三月初”可以想见春天早晨的景致,宣阳门在古都洛阳城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门。而三月初正是柳树发芽,新绿初生的时节,家家户户的杨柳似乎与人们共享这份生机。

紧接着,“家家杨柳绿藏乌”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成群结队的乌鸦在郁郁葱葱的柳树间穿梭,仿佛在这春意盎然中寻找它们自己的世界。这里的“绿藏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平和安宁生活的一种向往。

然后,“欢似白花飘荡去”中的“欢”字表达了一种无声的喜悦,这里所指的“白花”很可能是柳絮,它们随风飘落,仿佛在空中跳舞一般。这一幕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快乐和放松。

最后,“忍能弃掷博山炉”则显得有些矛盾与无奈。博山炉是一种古代取暖的设备,到了三月初,气温逐渐回暖,但夜晚仍有凉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夏日炎热的不舍,以及对寒冷冬日的怀念。在这里,司马光用“忍能弃掷”四字,流露出一种对季节更迭、万物更新的无常感慨。

总体而言,这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带来的复杂情绪。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秋日

木叶初飞水乍凉,荻花断岸倚孤航。

蓬窗极目轻云碧,书破秋空雁一行。

(0)

题蛱蝶·其三

春深花重时,香重花深处。

仙蝶最相怜,飞来不飞去。

(0)

登岱·其三

五更沧海吐明蟾,杖策登云过水帘。

辇道旧传排御幛,神坛曾见出金奁。

碑铜蚀雨生苔蕊,瓦铁翻风堕殿檐。

应是最高寒亦重,山人习久不知嫌。

(0)

登岱·其二

岱麓经过忆昔年,跻攀今日秉心虔。

生成功继乾坤后,典礼尊居岳渎先。

鸟道已经离世界,石门犹是倚云天。

杜陵诗句裁零锦,大笔摩崖处处镌。

(0)

一片浓云叆叇光,因风舒捲为谁忙。

如何不作知时雨,只解漫空掩太阳。

(0)

至白马寺观陈白沙庄定山诗碑

断水鳞鳞起碧烟,寻碑古寺访高贤。

秋蛇春蚓数行字,苔蚀尘封三百年。

椎鲁未堪称后学,摩挲应是有前缘。

漫将儒墨疑形迹,不害昌黎友大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