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凉风已早吹,一声长笛怨羌儿。
悲嘶瘦马休踸踔,亦有秋原草长时。
北地凉风已早吹,一声长笛怨羌儿。
悲嘶瘦马休踸踔,亦有秋原草长时。
这首清代汪畹玉的诗《外子下第作此慰之》描绘了北方秋季的景象,以笛声和马鸣作为情感载体。首句“北地凉风已早吹”,点明了季节转换,凉风初至,暗示了诗人或其外子所处环境的萧瑟。接着,“一声长笛怨羌儿”通过悠扬而哀怨的笛声,表达了失意者内心的愁绪,仿佛是羌笛声中流露出的边塞思乡之情。
“悲嘶瘦马休踸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瘦马的悲鸣与失意者的落魄相互映照,形象生动。诗人劝慰马儿不必再因失意而躁动不安,暗示人应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韧,静待转机。“亦有秋原草长时”则以自然景物的变迁为喻,告知他们即使此刻身处低谷,未来仍有希望,如同秋天的草原虽枯黄,但草木总有复苏之时。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劝慰,展现了诗人对下第者的深沉关怀和鼓励,体现了清诗的婉约与温情。
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素腰袅娜。
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麽。
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
更问假如,事还成後,乱了云鬟,被娘猜破。
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
更为娘行,有些针线,诮未曾收囉。
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夭非华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
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朱阁斜欹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
遗香馀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