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稻雨馀收。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
卧稻雨馀收。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
这首《南乡子·其四》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郊游图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卧稻雨馀收”,描绘了雨后稻田的丰收景象,诗人悠闲地躺在田间,享受着雨后的宁静和收获的喜悦。接着,“处处游人簇远洲”写出游人的热闹,远处的洲渚上聚集了许多游玩的人们,增添了节日般的气氛。
“白发又扶红袖醉”一句,通过“白发”与“红袖”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但仍与年轻的伴侣共度欢乐时光,醉态可掬,生活充满了情趣。接下来,“乱折黄花插满头”则展现出诗人随性洒脱的一面,折下黄花随意插在头上,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下片“青眼想风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他用“青眼”寓意对过去的深情眷恋。“画出西楼一帧秋”进一步描绘了记忆中的画面,那是一幅秋日西楼的画卷,似乎能唤起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
最后两句“还把去年欢意舞,梁洲。塞雁西来特地愁”,诗人借塞雁西飞的景象抒发愁绪,去年的欢乐仿佛还在眼前,但眼前的雁群却勾起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引发了深深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游人、白发、黄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感怀。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在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
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河。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
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
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
如今老疾蹒跚。
向画里嬉游卧里看。
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
住个庵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
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