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乍拂朝阳台,碧波浸月芙蓉开。
晓日肌肤湛冰雪,秋云罗袜生尘埃。
荆王好色轻楚国,飞观玲珑起千尺。
乾坤大梦一浮沤,父子垂情两昏惑。
楚江日落啼清猿,楚宫城阙空云烟。
微臣宋玉骨已朽,何人为赋招魂篇。
仙人乍拂朝阳台,碧波浸月芙蓉开。
晓日肌肤湛冰雪,秋云罗袜生尘埃。
荆王好色轻楚国,飞观玲珑起千尺。
乾坤大梦一浮沤,父子垂情两昏惑。
楚江日落啼清猿,楚宫城阙空云烟。
微臣宋玉骨已朽,何人为赋招魂篇。
此诗《十台怀古(其四)朝阳台》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对朝阳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情感。
首句“仙人乍拂朝阳台”,以仙人拂过朝阳台起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步入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世界。接着,“碧波浸月芙蓉开”一句,以碧波、月光和盛开的芙蓉为意象,不仅描绘了朝阳台周围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这里曾有过繁华与生机。
“晓日肌肤湛冰雪,秋云罗袜生尘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晓日”与“冰雪”、“秋云”与“罗袜”的形象对比,既展现了朝阳台清晨的宁静与纯净,又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荆王好色轻楚国,飞观玲珑起千尺”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通过描述荆王的荒淫与奢华,以及朝阳台建筑的宏伟,揭示了权力与欲望的双重面相,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批判。
“乾坤大梦一浮沤,父子垂情两昏惑”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历史视为一场大梦,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借“乾坤”与“浮沤”、“父子”与“昏惑”的对比,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复杂性。
最后,“楚江日落啼清猿,楚宫城阙空云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楚江边夕阳西下,猿猴哀鸣,楚宫只剩下空荡荡的云烟,象征着繁华不再,历史的痕迹逐渐消逝。
“微臣宋玉骨已朽,何人为赋招魂篇”以宋玉自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后人能否为历史人物留下传颂的疑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具有浓郁的文学韵味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