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三月晦二首·其一》
《戊午三月晦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

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

(0)
注释
随风逐浪:像蓬草和浮萍一样随风飘荡,形容生活动荡不定。
剧蓬萍:比喻生活动荡不定,像蓬草和浮萍一样。
圆首:指人的头,这里借指人,暗示愚笨。
解最灵:理解事物的智慧。
笔砚:文房四宝之一,这里代指写作和学问。
自弃:自己放弃,指放弃学业或写作。
不关:与...无关。
妖气:这里比喻不吉利的气氛或运势。
暗文星:文星,古代指主管文学的星宿,这里指文运。暗,表示文运衰落。
翻译
我如同蓬草和浮萍般随风漂泊,头部圆润却从未懂得真正的聪明。
近年来渐渐放弃了笔墨,这与文运衰败的妖气有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映射。"随风逐浪剧蓬萍,圆首何曾解最灵"两句,通过对蓬萍草随风摇摆、形态多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自然韵律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圆首"一词,更添了一份柔和之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生长状态的向往。

而后两句"笔砚近来多自弃,不关妖气暗文星"则透露出一种放弃和超然的心态。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书写、创作乃至世俗纷争的一种疏离感,"不关妖气暗文星"更是表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态度,仿佛诗人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羁绊,达到了一个更为纯粹和精神的层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创作和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题萧季贤雪涧轩

避喧宽结小茅庐,庭竹栽多引凤栖。

满地松钗风啸木,隔窗渔艇月涵溪。

归鸿目送云间失,贺燕巢成栋外低。

料想春残曾有梦,谢家芳草绿将齐。

(0)

题新创南楼榜曰宽闲

楼高二丈只三间,四面平畴绕海山。

白水青秧开净练,碧峦苍巘拥妆鬟。

静中始觉乾坤大,老去唯思岁月悭。

但愿心田如此阔,一生到了得清閒。

(0)

谢王丞饷临漳火山绿笋·其一

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恰似秋。

忽得满盘堆鹤顶,更惊触眼出猫头。

祇知渴吻三危饮,却愧枯肠万卷搜。

多谢美人情郑重,明珠见饷恐空投。

(0)

南园小船

五年前具一扁舟,四岁枯乾水绝流。

今日重将篷竹理,暇朝聊作芰荷游。

十分清浪堪飞棹,廿里长沟足下钩。

七帙有亲颠欲华,人生舍此更何求。

(0)

谢东庵方处士惠荔枝并诗

肺热仍当六月间,文园多病正求安。

何人乞与黄金掌,玉屑清秋露作团。

(0)

安溪鹿鸣呈诸先辈

威凤来翔羽翼新,蓝溪风气益温醇。

彤墀看唱三名外,璧水犹登四十人。

仙李蟠根连月窟,桂枝平步折天津。

雪窗莫忘辛勤日,省酒簪花曲水滨。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