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写给张安国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张安国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联“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描绘了张安国在政坛上的独特地位,暗示他超脱世俗,不问世事,但名声却广为流传。次联“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直接称赞张安国的声望,即使不与自己交往,也视其为亲近之人。
第三联“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进一步赞美张安国的才气,说他的气概如同云梦泽般广阔,文章深沉如六经,显示出卓越的文学造诣。接下来,“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肯定他在制定政策和科举考试方面的才能,认为这些不过是他的余力。
第五联转向国家层面,“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描绘了国家形势,暗示张安国有能力在朝廷担当重任,保家卫国。第六联“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再次强调他的文治武功,期待他在地方治理中有所作为。
最后两联“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以景结情,表达对张安国在战事中的忧虑,希望他能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忧国忧民之心。“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则赞扬他的诚信和乐于助人的品格,询问他是否能接纳自己这样的“野人”,并愿意倾听自己的见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展现了张安国的个人风采,又寄寓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又向丹丘去,安书易往还。
固应官事了,莫放旧书闲。
问讯雪巢老,寄怀巾子山。
经行皆梦境,自笑日苍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