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垂四十年,沆瀣同舟尊节府;
读书过三万卷,优游晚岁作经师。
论交垂四十年,沆瀣同舟尊节府;
读书过三万卷,优游晚岁作经师。
此挽联以“论交垂四十年”开篇,描绘了郭嵩焘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历经四十年风雨不改。接下来“沆瀣同舟尊节府”,运用了“沆瀣一气”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如同水汽汇聚般紧密相连的情谊,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尊崇节操与品德。后半部分“读书过三万卷,优游晚岁作经师”,赞扬了郭嵩焘博览群书,学问深厚,晚年仍能从容不迫地成为传授经典知识的师者。整联通过时间的跨度和成就的展现,既是对郭嵩焘个人品质和学术贡献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意。
半山蛇腹弯城颊,层云鸱尾翔山胁。
紫萸独自对黄花,采笔不须题落叶。
山容入秋太瘦生,倚筇欲赋登山行。
诸公谭玄若破敌,万籁为我俱销声。
俯瞰市人酣战蚁,喧寂两忘同一视。
悠然五字隐长城,万马循墙看披靡。
数峰薄暮方展眉,笑人买山后小支。
谁能料理身后计,更复愿为天下奇。
沧江潮晚鲸吞吐,白鸥群分复群聚。
出门一笑问浮图,风动琅珰半天语。
青青岁寒之淡交,柏也揖逊苍髯梢。
凛姿古调瘠而实,昔未成才先莫逆。
执此能事柄者谁,弹压玉霄王紫微。
千古万古不可追,落子亦复四十围。
公乎多才亦多艺,小试演纶光帝制。
复将馀墨散馀春,烟云树石皆精神。
擎重雪枝寒不倚,霜干相周不相比。
山林豪逸并孤标,冠剑大臣横劲气。
想当欲画未画时,积思凝虑全天倪。
忽然直上盘云霓,不见笔墨之畛畦。
因依方寸亦磅礴,岂止一丘仍一壑。
良木非摧石不崩,于戏九原不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