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先贤良以南公出山愆期示诗见促谨依来韵奉答》
《道先贤良以南公出山愆期示诗见促谨依来韵奉答》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古风

为农岂非天,归计恨不早。

业已入犁锄,谋惟在粱稻。

春霜久不解,乾渴满耕隩。

布谷彼何心,声声似相报。

不知兰台聚,安用樊间老。

定许叩铃斋,柴居就长道。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名为《道先贤良以南公出山愆期示诗见促谨依来韵奉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的感慨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首句“为农岂非天”,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农业劳动的认同,认为从事农耕是顺应天意的行为。接着,“归计恨不早”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及早投身农事的遗憾之情。

“业已入犁锄,谋惟在粱稻”两句,点明了诗人已经投身于农事之中,其主要目标在于种植粮食作物,体现了他对农业生产的专注与期待。

“春霜久不解,乾渴满耕隩”描绘了春日里持续的严寒和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困难与挑战。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反映了农民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劳作的艰辛。

“布谷彼何心,声声似相报”运用拟人手法,将布谷鸟的叫声比作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报答,既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

“不知兰台聚,安用樊间老”这两句,可能是在借喻或暗指某些官僚阶层的无能或不作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最后,“定许叩铃斋,柴居就长道”则可能是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寻求出路的思考与决心,暗示了他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改善当前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赠别佥宪胡先生升宪副之浙东仍提学三首·其二

我爱清秋水,相看更濯沿。

中流坐天镜,两岸见人烟。

泛泛日将暮,迟迟舟不前。

高歌莫三叠,沙上有鸥眠。

(0)

旅馆口占寄何时跃

凤台风月近如何,客里怜予独啸歌。

遥想故人相别后,分曹斗咏兴弥多。

(0)

兰溪怀人

染将枫叶满江丹,映我桅帆下浙湍。

风送潮声来枕上,雁惊客梦转江干。

多情明月同谁羡,满眼江山祇自看。

买得兰溪独酌罢,一声江笛数声寒。

(0)

樟树别戴伯元·其一

花影著船仍逐浪,莺声到耳似誇春。

殷勤吩咐堤边柳,莫把柔条繫远人。

(0)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其一

斗柄初东淑气回,镇阳弦管送春来。

呼童试看寒梅树,报道琼花彻晓开。

(0)

路籁坡

千仞山头屈曲通,万株乔木翳虚空。

鹧鸪似识行人意,啼向烟霞杳霭中。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